
[bear fruit] 〈方〉∶挂果
那棵老樹又挂貨了
“挂貨”一詞在不同語境中有不同含義,主要可分為以下三類:
1. 方言含義(挂果)
指植物結果實的過程,常見于口語表達。例如:“那棵老樹又挂貨了”表示老樹再次結出果實。這種用法在北方方言中較為普遍,屬于農業生産的日常用語。
2. 當鋪行業術語
源自傳統當鋪的“打當”流程:當鋪每年定期拍賣逾期未贖回的貨物,其中零散古玩、家具、日用品等歸入“挂貨鋪”出售。這類貨物需經修複整理後再流通,屬于舊貨交易中的細分領域。
3. 現代商業術語(VM視覺陳列)
指通過吊挂陳列技巧,結合商品結構與庫存量,提升商品展示效果以促進銷售。例如服裝店用懸挂方式突出款式,或超市利用挂架展示促銷商品,屬于視覺營銷(Visual Merchandising)的實用技巧。
其他關聯信息
挂貨(guà huò)是一個漢字詞語,由“挂”和“貨”兩個字組成。拆分部首和筆畫分别為挂(手 radical)+ 7畫和貨(貝 radical)+ 8畫。
這個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莊子·天地》:“口中有魚而不挂網,則民食難得,池中有鯉而不挂罟,則民食難謀。”意思是沒有挂上漁網,就無法捕撈到魚;沒有挂上漁罟,就無法捕撈到鯉魚。後來,“挂貨”被引申為一種商業行為,指挂牌出售商品。
在繁體字中,挂貨的寫法為掛貨。
在古時候,漢字的寫法和現代有所不同。挂的古漢字寫法為“卦”,貨的古漢字寫法為“貨”。這些寫法的變化是隨着時代的演變而發生的。
以下是關于挂貨的例句:
1. 他在市場上挂了很多貨,生意很好。
2. 我們的産品已經挂貨上架,歡迎前來購買。
挂貨的組詞有挂單、挂擺、挂裝等。近義詞包括出售、銷售、上市等。反義詞則有下架、撤回和購買等。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