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勾卒的意思、勾卒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勾卒的解釋

即句卒。軍陣名。 唐 韓愈 《曹成王碑》:“大選 江州 ,羣能著職,王親教之搏力、勾卒 嬴 越 之法。” 清 何焯 《義門讀書記·昌黎集》:“‘王親教之搏力、勾卒 嬴 越 之法。’搏力, 秦 法;勾卒, 越 法。”參見“ 句卒 ”。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勾卒”是古代軍事術語,指一種作戰陣形,以下為詳細解釋:

基本釋義

“勾卒”又稱“句卒”,源于春秋時期越國的戰術,指将部隊分為左右兩翼,形成鉗形夾擊的陣形。該詞最早見于《左傳·哀公十七年》記載的笠澤之戰,越王勾踐利用此陣夜襲吳軍,取得勝利。

曆史實例

  1. 戰術特點
    軍隊分為左右兩屯,互相鈎連配合,利用夜間鼓噪制造混亂,從兩側夾擊敵軍。

  2. 文獻記載

    • 《左傳》記載越國使用“勾卒”擊敗吳國,杜預注解此陣為“鈎伍相著”(士兵交錯相連)。
    • 唐代韓愈在《曹成王碑》中提到“勾卒”與“搏力”(秦軍訓練法)并稱,表明其作為越國代表性戰術的地位。

延伸釋義

清代學者何焯在《義門讀書記》中指出,“勾卒”為越國特有戰法,與秦國的“搏力”形成對比,強調其靈活分兵的特點。

“勾卒”本質是一種分兵夾擊的古代陣法,常用于突襲或水陸協同作戰,體現了越國軍事策略的靈活性。需注意其與“卒”單獨表示士兵、差役等含義的區别(如、3中提及的其他釋義不適用于此軍事術語)。

網絡擴展解釋二

勾卒的意思

勾卒(gōu zú)是一個漢字詞語,代表着擒住、抓捕等意思。

拆分部首和筆畫

勾卒由兩個部首組成,左邊是“勾”字的部首,右邊是“艹”字的部首。總共有9個筆畫。

來源和繁體

勾卒的字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甲骨文和金文。繁體字寫作「勾卒」。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勾卒的寫法可能會有一些變化。在鐘鼓文、籀文等古代文字中,勾卒可能會寫作「又曲尤」。

例句

1. 警察勇敢地勾卒了盜賊。

2. 這個角色的真正身份是一個善于勾卒的間諜。

組詞

勾詐、勾通、勾連、勾結、勾笑等。

近義詞

擒獲、捉拿、抓捕。

反義詞

釋放、放過、放棄。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