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勾注的意思、勾注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勾注的解釋

(1).山名。即 雁門山 。在今 山西代縣 西北。因山形勾轉,水勢流注而得名,為古代九塞之一。勾,亦寫作“句”。《史記·張儀列傳》:“昔 趙襄子 嘗以其姊為 代王 妻,欲并 代 ,約與 代王 遇於 句注 之塞。” 清 吳偉業 《雁門尚書行》詩:“故園有子音書絶, 勾注 烽煙路百盤。” 蔣士超 《戍樓秋望》詩:“天險雄 勾注 , 汾 流下 管涔 。”參見“ 句注 ”。

(2).用筆畫勾以示除去。 宋 韓元吉 《跋司馬公倚幾銘》:“勾注塗改甚多,而無一字行草。”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勾注是漢語中具有雙重含義的複合詞,其釋義需結合曆史地理與藝術理論兩個維度:

一、地理專名 "勾注"特指古代軍事要塞勾注山,位于今山西省代縣西北,屬雁門山支脈。《呂氏春秋·有始覽》将其列為"九塞"之一,《漢書·地理志》載"句注山,在陰館",皆指此戰略要地。該山因山勢勾轉、水注分流而得名,其險峻地形在《史記·匈奴列傳》中亦有軍事防禦記載。

二、書法術語 在書法藝術領域,"勾注"指運筆技法中的轉折處理,常見于楷書筆法解析。唐代張懷瓘《玉堂禁經》所述"勾弩法",清代包世臣《藝舟雙楫》論筆勢轉折,均涉及此技法的核心要義——通過腕力控制實現筆鋒的弧轉與駐留,達到"外拓内擫"的筆墨效果。現代《書法大辭典》将其界定為"橫豎連接處的弧轉筆法"。

(參考文獻:《呂氏春秋》《漢書》《書法大辭典》)

網絡擴展解釋

“勾注”是一個漢語詞語,主要有以下兩種含義:

一、山名(雁門山)

  1. 地理位置
    勾注山即今山西省代縣西北的雁門山。
  2. 名稱由來
    因山形勾轉(彎曲回轉)、水勢流注而得名,是古代“九塞”之一。
  3. 曆史記載
    在《史記·張儀列傳》中曾提到趙襄子利用勾注山的地勢謀取代地,凸顯其軍事重要性。

二、動作描述(用筆畫勾删除)

  1. 具體含義
    指用筆勾畫符號表示删除或剔除内容。
  2. 文獻例證
    宋代韓元吉在《跋司馬公倚幾銘》中描述:“勾注塗改甚多,而無一字行草”,說明該用法在古代文本修改中的實際應用。
  3. 現代關聯
    類似現代寫作中的“勾銷”“勾選”等動作,均源于“勾”字的本義。

總結
“勾注”既可指代山西雁門山這一古代軍事要塞,也可表示用筆勾畫的删除動作。兩個含義均體現了漢字在形義結合上的特點。

别人正在浏覽...

邊崖逋券稱觞舉壽饬力持擇重聚淳龐竄言谠正道聽耳食钿螺滴哒第一手恩德發富房匳汗邪橫生枝節和尚鬨然花旦黃碧呼雉呵盧蹇澁金镯爵耳蘭亭冷曹楞伽僧淩暴靈覺廪貢流俗峍屼駡市蜜燭内涵意義尿牀子佞言叛附判若天淵破荒清越婍嬟熱勁宂謬賽娘勝利在望沈然石距詩苑手格順産厮琅琅鐵獄銅籠鐵轍匣裡龍吟消散下手觿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