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dd a dog's tail to the sable coat] 貂為一種皮毛珍貴的動物,皇帝的侍從用貂尾作帽子的裝飾。據《晉書·趙王倫傳》記載,當時由于任官太濫,貂尾不足,就用狗尾代替。當時人們就用民諺“貂不足,狗尾續”加以諷刺。後用以比喻拿不好的續在好的東西後面,顯得好壞不相稱
這一個,那一個,更一個,若是明眼人,何須重說敗。徑山今日不免狗尾續貂。——宋· 釋普濟《五燈會元·普覺禅師》
亦作“ 狗續貂尾 ”。亦作“ 狗尾貂續 ”。1.古代近侍官員以貂尾為冠飾,任官太濫,貂尾不足,用狗尾代之。後以“狗尾續貂”諷刺封爵太濫。《晉書·趙王倫傳》:“奴卒厮役亦加以爵位。每朝會,貂蟬盈坐,時人為之諺曰:‘貂不足,狗尾續。’” 宋 孫光憲 《北夢瑣言》卷十八:“亂離以來,官爵過濫,封王作輔,狗尾續貂。” 明 朱鼎 《玉鏡台記·王敦反》:“近日主上昏瞶,奸雄竊柄,狗尾續貂,忠良擯斥。” 清 嬴宗季女 《六月霜·張羅》:“殺6*人獻媚,情甘狗續貂尾。”
(2).比喻以壞續好,前後不相稱。多指文學藝術作品。 宋 周必大 《楊廷秀送牛尾狸侑以長句次韻》:“公詩如貂不煩削,我續狗尾句空著。” 明 無名氏 《霞箋記·得箋窺認》:“年兄所作甚佳,小弟勉吟在上,隻是狗尾續貂,未免蠅污白璧。” 清 李漁 《閑情偶寄·詞曲上·詞采》:“尚有踴躍於前,懈弛於後,不得已而為狗尾貂續者亦有之。” 胡適 《<水浒傳>考證》四:“ 聖歎 斷定《水浒》隻有七十回,而罵 羅貫中 為狗尾續貂。”
關注詞典網微信公衆號:詞典網,回複:狗尾續貂漢語 快速查詢。
“狗尾續貂”是一個貶義成語,讀音為gǒu wěi xù diāo,其核心含義是用差的事物續接在好的事物之後,導緻整體不協調或價值降低。以下是詳細解釋:
本義與典故
源于《晉書·趙王倫傳》:西晉趙王司馬倫篡位後濫封官員,導緻象征官位的貂尾不足,隻能以狗尾充數。百姓諷刺:“貂不足,狗尾續。”
原指封官泛濫,後比喻以次充好或續作質量低劣。
現代引申義
如需更完整的典故背景或例句,可參考《晉書》原文或權威詞典。
狗尾續貂是一個成語,意指事情的後續不如前頭,前味過時或後續不足以繼續下去。
這個詞由三個字組成:狗、尾、續。其中,狗的部首是犬,它的拼音是gou3,筆畫數為4;尾的部首是屍,拼音是wei3,筆畫數為7;續的部首是纟,拼音是xu4,筆畫數為also。
狗尾續貂這個成語來源于明代文學家馮夢龍的小說《警世通言》中的一則故事。據說,有一個人養了一隻确切像貂的狗,因為覺得狗的尾巴不夠時髦,于是用貂的尾巴接在狗的尾巴上。盡管狗的外表看上去更美觀,但它的本質并沒有改變。這個故事比喻事情的後續不如前頭,事物本質并未得到改變。
狗尾續貂這個成語在繁體字中的寫法是「狗尾續貂」。
在古時候漢字的寫法中,狗尾續貂這個成語的字形可能有所不同,但基本含義是相同的。
例句:
他的新作并不能與前作相提并論,狗尾續貂而已。
續編、續寫、續集、續約
後續無力、事過境遷、前味過時
前途光明、一帆風順、鴻運當頭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