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缑山的意思、缑山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缑山的解釋

即 缑氏山 。指修道成仙之處。 唐 白居易 《吳興靈鶴贊》:“ 遼水 一去, 緱山 不迴。” 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自負》:“ 薛能 尚書題集後曰:‘縱有 緱山 也無益,四方聯絡盡蛙聲。’” 明 王錂 《春蕪記·訪友》:“因此上 箕山 掛瓢, 緱山 弄簫。”參見“ 緱氏山 ”。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缑山”是一個具有深厚曆史與文化内涵的地理名稱,其含義可從以下多個維度解析:

一、基本釋義

缑山即缑氏山,是位于今河南省洛陽市偃師區府店鎮南的一座孤峰,海拔308米,屬嵩山餘脈。其名源于周朝時期被封于此地的王族“缑氏”家族。


二、曆史傳說與道教地位

  1. 太子晉升仙傳說
    周靈王太子晉(王子喬)在此騎白鶴升仙,成為缑山最著名的傳說。《列仙傳》記載,太子晉修道三十餘年後,于七月七日顯形于缑氏山頂,乘鶴飛升。武則天曾在此立《升仙太子碑》紀念此事。

  2. 西王母修道關聯
    另有傳說稱西王母(道教尊神)曾在此修道,因她姓缑,故山得名“缑氏山”。

  3. 道教福地
    缑山被列為道教七十二福地之第六十位,曆代建有宮觀祭祀仙人,如唐代的“青牛觀”。


三、文學意象

缑山常作為“仙山”意象出現在文學作品中:


四、地理特征

缑山雖不高,但“孤峰突出,四野平疇”,扼守轘轅古道,東望嵩嶽,西眺龍門,北瞻黃河,自古為戰略要地與觀景勝地。

“缑山”既是具象的山嶽名稱,也因神仙傳說和文學渲染成為象征修道成仙的文化符號。

網絡擴展解釋二

缑山的意思

《缑山》是一個漢字詞語,表示秦朝時的一個山名。

拆分部首和筆畫

《缑山》的部首是缶(fǒu),總共有12個筆畫。

來源和繁體

《缑山》一詞由兩個漢字組成。其中,"缑"音為"gōu",是指一種青銅器。"山"是表示山峰的意思。繁體字為「緱山」。

古時候漢字寫法

《缑山》的古時候漢字寫法為「緱山」。

例句

1. 我們計劃下個月去爬缑山。

2. 缑山是中國的一處曆史名山。

組詞

缑山沒有具體的相關組詞。

近義詞

嘉陵江、太行山、華山

反義詞

大平原、大海洋、貴州盆地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