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代傳說中的主木之官。又為木神名。《禮記·月令》:“﹝孟春之月﹞其帝 大皥 ,其神 句芒 。” 鄭玄 注:“ 句芒 , 少皥氏 之子曰 重 ,為木官。”《左傳·昭公二十九年》:“木正曰 句芒 。” 唐 張碧 《遊春引》:“ 句芒 愛弄春風權,開萌發翠無黨偏。” 清 姚燮 《歲暮》詩:“救荒莫補書生策,默禱 句芒 驗土龍。”
句芒(gōu máng)是中國古代神話中的核心神祇之一,其含義與職能可從以下四方面綜合解析:
身份與起源
句芒是木神與春神的雙重化身,主管樹木發芽及萬物生長。他源自少昊氏後代,名為“重”,曾擔任伏羲的輔佐之臣。在五行體系中,他代表東方和木元素,與青帝太皞共同執掌春季事務。
職能象征
其職責包括:
形象演變
神話描述他最初為“鳥身人面,乘兩龍”的圖騰形态,後世俗化演變為執柳鞭、騎牛的牧童形象(稱芒童),反映農耕文明對自然規律的具象化表達。
祭祀地位
作為古代春祭主神,其祭典承載着祈求豐饒的集體記憶。《左傳》記載其位列“木正”官位,唐代張碧詩句“句芒愛弄春風權”印證其文化影響力貫穿多個朝代。
該神祇的演變曆程折射出中國古代自然崇拜與農業社會的深度關聯,其名稱中的“句”指草木彎曲生長的形态,“芒”象征生命萌芽的狀态。
句芒,是一個漢字詞語,其拼音為jù máng。下面将對句芒的意思、拆分部首和筆畫、來源、繁體、古時候漢字寫法、例句以及組詞、近義詞、反義詞等進行介紹。
句芒指的是芒刺,也就是指植物莖上的芒刺。它可以被用來形容某些東西有尖銳的刺狀物。
句芒的部首是艸(草字頭),它有8個筆畫。
句芒的來源并沒有确切的記載,它是古代漢字演變而來的一個字。
句芒的繁體字形為「漢莽」。
根據古籍記載,古時候的句芒字寫作「句莽」。
1. 森林中的草叢長滿了句芒,小心不要被刺到。
2. 這座山上長滿了句芒,難以跋山而過。
3. 他腳上被句芒刺破了,流了很多血。
句芒可以與其他詞語組合成不同的詞組,例如:句芒草、句芒刺。
句芒的近義詞有:草刺、刺草。
反義詞是指詞義相反的詞語,對于句芒來說,其沒有明确的反義詞。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