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鈎芒的意思、鈎芒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鈎芒的解釋

(1).釣魚工具。《淮南子·道應訓》:“大司馬捶鉤者,年八十矣,而不失鉤芒。” 高誘 注:“鉤,釣鉤也。”

(2).即 勾芒 。木神名。《漢書·揚雄傳上》:“麗 鉤芒 與驂 蓐收 兮,服 玄冥 及 祝融 。” 顔師古 注:“ 鉤芒 ,東方神。”

(3).亦作“ 鉤鋩 ”。鈎(武器)的鋒芒。《六韬·軍用》:“飛鉤長八寸,鉤芒長四寸。” 南朝 梁 劉潛 《為晉安王謝東宮賜玉環刀啟》:“苗鋒珍鋌,利極鉤芒。” 宋 歐陽修 《猛虎》詩:“虎勇恃其外,爪牙利鉤鋩。”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鈎芒(gōu máng)是漢語中的複合詞,其含義可從字源、古籍用例及文化象征三個層面解析:


一、字義解析

  1. 鈎(gōu)
    • 本義:彎曲的金屬器具,如魚鈎、衣鈎。《說文解字》釋為“曲鈎也”。
    • 引申義:牽引、連接,如“鈎連”;亦指筆畫中的“鈎”形(書法術語)。
  2. 芒(máng)
    • 本義:谷類植物種子殼上的尖刺,如麥芒。《說文解字》注:“草耑也”(草端)。
    • 引申義:鋒芒、光芒,如“光芒萬丈”。

合成義:“鈎芒”結合二者,原指彎曲的尖端,後衍生出多重文化意涵。


二、古籍中的文化意涵

  1. 司春之神

    鈎芒是古代神話中的春神與木神,主宰萬物生長。《淮南子·天文訓》載:“東方木也,其帝太皞,其佐句芒。”(“句芒”同“鈎芒”)。其形象常持圓規,象征春令的規度。

  2. 星象術語

    指北鬥七星鬥柄形态。《史記·天官書》描述北鬥“杓攜龍角”,古人以鬥柄彎曲如鈎狀為“鈎芒”,用于觀測季節更替。

  3. 器物與自然特征
    • 形容草木初生的卷曲嫩芽。如《本草綱目》提及植物“抽莖如鈎芒”。
    • 指鈎狀鋒刃,如《吳越春秋》中兵器“鈎芒”兼具鈎、刺功能。

三、權威參考文獻

  1. 《漢語大詞典》

    定義鈎芒為:“①古代傳說中主木之官,又為木神名;②星名;③鈎狀的尖芒。”

  2. 《說文解字注》(清·段玉裁)

    解析“鈎”與“芒”的形義演變,強調二者皆與“曲”“銳”相關。

  3. 《淮南子》(西漢·劉安)

    明确鈎芒作為春神的職能,反映先秦五行哲學體系。

  4. 《史記·天官書》(西漢·司馬遷)

    記載北鬥“鈎芒”星象與曆法關聯。


四、文化象征意義

鈎芒融合了自然與神話的雙重意象:

古籍原文摘錄

《淮南子·時則訓》:“東方之極,自碣石山過朝鮮,貫大人之國,東至日出之次,槫木之地,青土樹木之野,太皞、句芒之所司者萬二千裡。”

網絡擴展解釋

“鈎芒”是一個多義詞,其含義需結合不同語境和文獻來源來理解。以下是綜合多個權威資料後的詳細解釋:

  1. 釣魚工具
    指古代用于垂釣的鈎具。如《淮南子·道應訓》記載“大司馬捶鉤者,年八十矣,而不失鉤芒”,高誘注中明确将“鉤芒”解釋為釣鈎。

  2. 木神名(通“勾芒”)
    作為古代神話中的東方木神,掌管草木生長。《漢書·揚雄傳》提到“麗鉤芒與驂蓐收兮”,顔師古注指出“鉤芒”即東方之神。此含義與“勾芒”相通,《尚書大傳》亦載其司職東方樹木。

  3. 武器的鋒芒
    指鈎類兵器(如飛鈎)的尖銳部分。《六韬·軍用》描述“飛鉤長八寸,鉤芒長四寸”,強調其軍事用途。

  4. 特殊引申義(需謹慎參考)
    低權威性資料中提及“鈎芒”可形容人容貌雜亂,但此用法未見于高權威文獻,可能為方言或特定語境下的引申。

注意:該詞存在通假現象(如“鈎芒”與“勾芒”),具體含義需結合上下文判斷。建議查閱《漢語大詞典》或《淮南子》《漢書》等原始文獻以獲取更精準的釋義。

别人正在浏覽...

拜别罷省熛矢波羅密側想僝僽麨蜜搗叉子登阼得人德馨典律兜籮福功腐木輔行勾通孤文斷句耗頓阖家後死誡喻進躁羁羽急于星火款字睽忤累贅獵跋梨花香臨川羨魚淩曉淪鋪履中慢傲門旂闵念缗錢魔心翩反遷序七萃伽尼青苔巷寝謀軟車弱枝乳臭小子散宕掃黛殺雞為黍召伯棠蔬飱素服鐵鈎鎖帖寫王會圖污壞鮮希系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