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攻索的意思、攻索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攻索的解釋

猶考索。 清 章學誠 《文史通義·答客問中》:“讀《書》如無《詩》,讀《易》如無《春秋》,雖聖人之籍,不能於一書之中備數家之攻索也。”一本作“ 考索 ”。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關于“攻索”的詞義解釋,綜合多個來源的信息整理如下:

  1. 基本釋義
    “攻索”為漢語詞彙,讀作gōng suǒ,含義為考索,即考證、探究、深入研究的學術行為。該詞多用于古籍文獻或學術語境中,表達對典籍内容的系統性考察。

  2. 字義分解

    • 攻:原指“攻打”,引申為“緻力研究”(如“專攻外語”),此處意為鑽研、探究。
    • 索:指“搜尋”“探求”,如“索隱”(探究隱秘)。二字組合強調對學問的深究。
  3. 古籍出處
    清代章學誠《文史通義·答客問中》舉例:“讀《書》如無《詩》,讀《易》如無《春秋》,雖聖人之籍,不能於一書之中備數家之攻索也。” 此處指不同學者對典籍的考據難以兼容。

  4. 相關詞語
    近義詞包括考索、探究、考證,反義詞可聯想淺嘗辄止。相關成語如“攻瑕索垢”(挑剔指責)、“作作索索”(瑣碎考證)等。

需說明,“攻索”在現代漢語中極少使用,多見于文史研究領域。更多例句可參考《文史通義》原文或專業詞典。

網絡擴展解釋二

攻索

攻索,是一個動詞,主要表示尋求或追求一些困難或複雜的事物,也可指探求解決問題的方法或途徑。

拆分部首和筆畫

攻索由"攵"和"索"兩個部首組成,"攵"是攴的變體,表示動作或行為,"索"表示尋求或搜尋。

攻索一共有15畫。

來源

攻索一詞起源較早,最早可以追溯到《戰國策·齊策》中。在古代,攻索主要指着力探求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或手段,在現代更多指尋求解決問題所需的信息或資料。

繁體

攻索的繁體字為「攻索」,與簡體字相同,沒有變化。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攻索的寫法有所不同。例如,常見的古代漢字寫法為「攻式」和「攻所有的憑證。」這些古代寫法在現代漢字中已經較少使用。

例句

1. 他正在攻索解決這個難題的辦法。

2. 學生們在圖書館中攻索資料。

組詞

攻讀、攻克、攻關、索取、索價、索引

近義詞

尋求、追求、探求、追尋

反義詞

放棄、忽視、缺乏興趣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