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薄行的意思、薄行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薄行的解釋

(1).品行不端,輕薄無行。《後漢書·靖王政傳》:“ 政 淫欲薄行。後 中山簡王 薨, 政 詣 中山 會葬,私取 簡王 姬 徐妃 ,又盜迎掖庭出女。” 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新語·文學》:“ 郭象 者,為人薄行,有儁才。”《二刻拍案驚奇》卷十三:“知縣聽罷,道:‘世間有此薄行之婦!官府不知,乃使鬼來求申,有愧民牧矣。’”

(2).指男子薄情,負心。 唐 蔣防 《霍小玉傳》:“風流之士,共感 玉 之多情;豪俠之倫,皆怒生之薄行。”《敦煌曲子詞·鳳歸雲徧》:“想君薄行,更不思量,誰為傳書與,表妾衷腸。” 唐 範摅 《雲溪友議》卷二:“ 挺之 薄其妻而愛其子。 嚴武 年八歲,詢其母曰:‘大人常厚 玄英 (原注: 挺之 妾也),未嘗慰省阿母,何至于斯乎?’母曰:‘……汝父薄行,嫌吾寝陋。’”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薄行"是漢語中具有雙重含義的複合詞,其核心釋義可從權威辭書考證:

一、本義指"品行輕薄" 《漢語大詞典》釋為"品行不端,輕薄無德",常作書面貶義表述。如《世說新語》記載"謝公夫人教兒,問太傅:『那得初不見君教兒?』答曰:『我常自教兒,謂其薄行。』"此處即批評品行不端之意。

二、引申為文人自謙用語 《古漢語常用字字典》指出該詞在明清文人尺牍中演變為自謙詞,類似"拙作""鄙見"的用法。如明代袁宏道《與友人書》寫道:"薄行三章,聊表寸心",此處"薄行"指代自己所作詩文,含謙遜意味。

該詞的語義演變印證了漢語詞彙"貶義向謙辭轉化"的語言現象,類似"賤内""犬子"等稱謂的演化路徑。現代漢語中第一種用法多見于文獻研究,第二種用法隨着傳統書信體式微而逐漸罕見。

網絡擴展解釋

“薄行”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在不同語境中有所側重,以下是綜合多來源的詳細解釋:

一、基本詞義

  1. 核心含義
    “薄行”指行為輕浮、品行不端,尤其形容不負責任或道德缺失的表現。例如:

    • 形容男子負心、薄情(如“薄行蕩子,久遊不歸”);
    • 批評人處事輕率、不嚴肅(如“為人薄行寡德”)。
  2. 發音與結構

    • 拼音:多為báo xíng,少數注音為bó xíng。
    • 結構分解:“薄”指輕浮、不莊重;“行”指行為,組合後強調舉止的失德。

二、詳細解釋

  1. 行為表現

    • 特指男性在感情中的不忠,如古代文學中常見的“薄行郎君”形象;
    • 廣義上可泛指一切輕率、不負責任的行為(如“豪俠之倫,皆怒生之薄行”)。
  2. 使用場景

    • 古典語境:多見于史書、小說,如《後漢書·靖王政傳》批評“淫欲薄行”,《世說新語》評價郭象“為人薄行”;
    • 現代用法:多用于書面或正式批評,如指責他人違背道德準則。

三、相關延伸

如需進一步了解具體古籍用例或不同發音的演變,可參考(漢典)、(《霍小玉傳》分析)等來源。

别人正在浏覽...

隘狹比雠冰涼筆石不可鄉迩程朱叢瑣倒包盜發抵蟲蹀踱東裡梵迹蜂飛風陣否滞蓋澆飯祼享汩和歸明過變何為話靶戲家慈将護嘉頌嘉貞金鸱進業俊茂柯舒扣弦略微兩上領漏月落魄不偶貓奴蠓煙内帛破瓦頽垣潛圖問鼎齊步青禁齊牛寝慢铨敍入王三宗善曉生産資料市場申請書淑聖算商炭渣讨還題比梯牆王業向火習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