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祭祀用的器皿。《紅樓夢》第五三回:“ 賈珍 那邊開了宗祠,着人打掃,收拾供器,請神主。” 端木蕻良 《科爾沁旗草原》十六:“晶瑩的供器都用着紅頭繩子高高地扮起,三排加料的金錠香間隔勻稱地吐着藍煙。”
“供器”是漢語中與祭祀、供奉相關的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綜合以下信息解釋:
“供器”指祭祀或供奉神明時使用的器物,如香爐、神龛、祭盤等,常見于宗教儀式或傳統祭祀活動,體現對神明或祖先的崇敬。
供器材質多樣,如明初宮廷使用琉璃瓦制作供器,另有金屬、陶瓷等材質。常見類型包括香爐、神主牌位、祭盤等。
近義詞為“祭器”,反義詞暫無明确對應。相關成語如“香花供養”亦體現供奉文化。
如需進一步了解具體器物形制或曆史演變,可參考古籍文獻或宗教研究資料。
《供器》是一個漢字詞語,意思是用于供奉神明或祖先的容器或器具。
《供器》的部首是“米”,總共由9個筆畫組成。
《供器》是由“共”和“器”兩個字組合而成。其中,“共”表示共同,表示多方共同參與供奉,而“器”表示容器、器具。
在繁體字中,供器的寫法為「供器」。
在古代,供器的寫法有可能會稍有不同。例如,在金文中,供器的寫法為「共器」。
1. 每年農曆七月,我們家都會準備供奉用的供器。
2. 請将這些供器擺放整齊,以示莊嚴。
供奉、供品、供事、供養、祭器、祀器、祭祀
祭器、祀器、祭祀
取器、用器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