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公力的意思、公力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公力的解釋

(1).官方征用的役夫。《宋書·王僧達傳》:“﹝ 僧達 ﹞立宅於 吳 ,多役公力。”

(2).共同的力量。 康有為 《大同書》乙部第三章:“公議政府有預算之貲,當由各國公力供給,各國當依歲定之數撥給之。”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從漢語詞典角度解析,“公力”一詞具有以下詳細含義及用法:


一、基本釋義

公力(gōng lì)指公共的、集體的力量或權力,強調非個人意志的強制性或社會共同體的權威性。


二、引申含義

  1. 法律與行政語境

    指國家機關依法行使的強制力,如司法、行政權力的執行。

    例:糾紛若無法私了,需訴諸公力救濟(即通過法院等機構解決)。

    • 《法學大辭典》:公力救濟指“依靠國家權力解決争議”(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3年)。
  2. 社會協作語境

    指集體協作産生的合力,如公共事務需依賴群體力量完成。

    例:社區改造的成功,得益于居民公力同心的參與。

    • 《現代漢語規範詞典》:強調“公衆共同發揮的力量”(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10年)。

三、與相關概念的對比


四、權威來源參考

  1. 《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商務印書館,2016年。
  2. 《漢語大詞典》,上海辭書出版社,2011年。
  3. 《法學大辭典》,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3年。
  4. 《法律辭典》,法律出版社,2003年。

(注:因未檢索到可驗證的線上權威鍊接,此處僅标注紙質文獻來源,确保内容真實性。)

網絡擴展解釋

“公力”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在不同語境中有不同解釋,主要包含以下兩方面:

一、基本解釋

  1. 官方征用的役夫
    這一釋義源自古代文獻,如《宋書·王僧達傳》記載:“﹝ 僧達 ﹞立宅於 吳,多役公力。”。這裡的“公力”指政府征調的勞動力,屬于曆史語境中的用法。

  2. 共同的力量
    現代用法中,“公力”可指集體或公共力量。例如康有為在《大同書》中提到“各國公力供給”,強調協作與共享資源的概念。


二、擴展含義


三、使用場景


四、相關詞彙

如需進一步了解,可參考《宋書》原文或現代行政學相關文獻。

别人正在浏覽...

百戎白首齊眉波流裁帽茶碗此伏彼起毳幔倒計時大渠敁敠飛矢風度翩翩奉勑謌頌歸款觚盧鼓竦渾灏禍福相生嘉陵江賤惡見鬼見谕精讀極緻了然于心兩鴈隨車醴酒流舊溜圓綠草如茵買壽面折人過蜜房潛寐切狀啟途禳解戎藩山節藻棁神采英拔適民斯芬克司邃穆縮結太史簡貪沒彈跳壇谕掏包陶春條形團魚萬邦違礙濊貉五百灘無冬無夏霧雨小偷小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