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供饋的意思、供饋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供饋的解釋

亦作“ 供餽 ”。供應。《西京雜記》卷四:“此資業之厚,何供饋之偏耶?”《周書·異域傳上》:“及 楊忠 與 突厥 伐 齊 , 稽胡 等復懷旅拒,不供糧餼。 忠 乃詐其酋帥,雲與 突厥 欲回兵讨之。酋帥等懼,乃相率供饋焉。” 唐 元稹 《河南元君墓志銘》:“朝廷有事於 淄 蔡 ,累百萬之費……凡主供饋之百一於君者,皆以課遷。” 宋 葉適 《終論二》:“今既減經總制,罷和買、折帛、 蜀 之折估、青草,而内出二年之費以供餽四總領矣。” 清 梅曾亮 《朱孺人墓志銘》:“賓客酒漿束脩之供饋,能内外支拄,不見罅漏。”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供饋是由"供"與"饋"組合而成的古漢語複合詞,其核心含義指代古代社會體系中物資供給與分配的雙向過程。根據《漢語大詞典》記載,該詞最早見于《周禮》注疏,在曆代文獻中主要呈現以下三層語義:

一、基礎義項 指官方組織的物資調配系統,既包含日常供給(供),又涵蓋特殊時期的應急調撥(饋)。《鹽鐵論·本議》記載"郡國諸侯各以其物供饋",描述漢代郡縣向中央輸送地方特産的制度。

二、禮儀延伸 在祭祀儀式中專指祭品的陳設與分配。《禮記·祭統》鄭玄注雲"供饋牲器"即指祭典中牲禮與禮器的規範擺放,這一用法在唐代《通典·吉禮》中仍有延續。

三、軍事應用 特指戰時後勤保障體系。《武經總要》記載"行軍供饋,當計道裡",強調軍事行動中糧草運輸需精确計算裡程。宋代《續資治通鑒長編》載有"陝西諸路供饋軍需"的邊防物資調度記錄。

該詞的語義演變折射出中國古代"貢賦體系"與"禮儀制度"的深度融合,其使用場景多集中于典章文獻,現代漢語中已被"供給""供應"等詞語替代。研究該詞彙可參考中華書局版《周禮注疏》卷十、上海古籍出版社《鹽鐵論校注》等權威注本。

網絡擴展解釋

“供饋”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基本含義為供應。以下是詳細解釋:

  1. 基本釋義
    “供饋”指提供物資或資源以滿足需求,常見于古代文獻中表示對糧草、物品的供給。

  2. 異體寫法
    該詞亦可寫作“供餽”,兩者為同義異形詞。

  3. 文獻用例

    • 《西京雜記》卷四提到:“此資業之厚,何供饋之偏耶?”(質疑物資分配不均)。
    • 《周書·異域傳上》記載稽胡部族在壓力下被迫“相率供饋”糧草。
    • 唐代元稹的墓志銘中,用“主供饋之百一”描述物資調配職責。

該詞多用于曆史或文學語境,現代漢語中較少使用。如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漢語大詞典》或《西京雜記》等古籍。

别人正在浏覽...

半夏卑謙本緣伯仁逋逸産門朝僚楚縠大域颠跋兒童福利院風清月白撫揉膏疇圭璧規定軌笵過磷酸鈣話亭賈女私窺揀擇豜豵攪散賈思勰借字兒進舍女婿就教祭祖刻琢堀閲掠陣兩着兒犂耕亂兵鸾诰論藏緑粉鳥信滂湃謙德茕迷齊齊啓邑取人三洲歌紹熙神勇輸官說咷樞軸私便私躬泝遡同類丸丹頑人先號後慶賢隽小尹謝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