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恭姜的意思、恭姜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恭姜的解釋

春秋 衛 世子 恭伯 (一作 共伯 )之妻。世子早死, 恭 妻不再嫁。後泛指誓不再嫁的******。《詩·鄘風·柏舟序》:“《柏舟》, 共姜 自誓也, 衛 世子 共伯 蚤死,其妻守義,父母欲奪而嫁之,誓而弗許,作是詩以絶之。” 晉 潘嶽 《******賦》:“蹈 恭姜 兮明誓,詠《柏舟》兮清歌。” 清 葉廷琯 《吹網錄·守海鹽縣主簿王顼妻墓志銘》:“事夫執敬,有類於 恭姜 。”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恭姜”是中國古代文學中用于代指守節不嫁的寡婦的典故,其含義及背景可綜合多個來源解釋如下:

詞義解釋

  1. 詞源與背景
    恭姜是春秋時期衛國世子恭伯(一作“共伯”)的妻子。世子早逝後,她拒絕再嫁,堅守節義,成為古代婦女守節的典範。後世以“恭姜”泛指矢志守寡、不再改嫁的女性。

  2. 引申象征意義
    該詞承載了傳統倫理中對女性“從一而終”的道德要求,常用于贊頌寡婦的貞節行為。例如晉代潘嶽《寡婦賦》寫道“蹈恭姜兮明誓”,即以她為守節典範。


文獻依據

  1. 《詩經·鄘風·柏舟》
    據序文記載,《柏舟》為“共姜自誓”之作,描述衛世子共伯早逝後,其妻共姜(即恭姜)拒絕父母逼其改嫁的決心。
    注:“共姜”與“恭姜”實為同一人,因古代文字通假或傳抄差異導緻寫法不同。

  2. 後世引用

    • 晉代潘嶽《寡婦賦》以“恭姜”喻指守節寡婦。
    • 清代葉廷琯在墓志銘中稱贊某女性“有類于恭姜”,進一步強化其象征意義。

補充說明

如需進一步探讨其曆史演變或文學引用,可參考《詩經》注疏及漢晉文學作品。

網絡擴展解釋二

恭姜

恭姜是一個古代漢字,具有多重含義和用法。

意思

恭姜一詞可以表示對人物的尊敬和敬禮,也可用來形容某人言談舉止莊重恭敬。此外,恭姜還可以表示對事物的尊重和敬仰。

部首和筆畫

恭姜的部首是心,意味着與心靈相關的事物或感情。它由十四個筆畫組成。

來源

恭姜最早見于《易經·乾卦》:“初九,潛龍勿用。宣夫妻,不居恭劄。”這是說潛龍不宜輕易顯露,而夫妻之間應該互相尊敬。

繁體

恭姜在繁體字中為「恭韁」。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恭姜的寫法有所不同。一種寫法是将恭姜的上部分寫成“爻”,代表人形;另一種寫法是将恭姜的下面部分寫成“共”,代表合作。

例句

1. 他向老師行了一個恭姜的禮。

2. 兒子對父親的話非常恭敬,言談舉止也很恭姜。

組詞

恭喜、恭祝、恭候、恭敬、恭維、恭謙。

近義詞

尊敬、敬重、恭敬、崇敬。

反義詞

輕視、不敬、蔑視、瞧不起。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