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供奉猴的意思、供奉猴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供奉猴的解釋

供禦賞的猴子。用 唐昭宗 、 朱溫 事。《淵鑒類函·獸·狝猴三》引 宋 畢仲詢 《幕府燕閑錄》:“ 唐昭宗 播遷,隨駕有弄猴者。猴頗馴,能隨班起居, 昭宗 賜以緋袍,號孫供奉。 羅隱 詩‘如何學取孫供奉,一笑君王便著緋’是也。 朱梁 篡位,取此猴,令殿下起居。猴望見 全忠 ,徑趨其前,跳躍奮擊,遂被殺。” 清 方文 《泣象行》:“君不見供奉猴,跳擲欲上 朱溫 頭;又不見舞牀馬,怒視 祿山 不肯下。”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供奉猴”是一個源自曆史典故的詞語,其含義可從以下角度解析:

一、基本釋義

指古代專門馴養以供皇帝觀賞的猴子,源自唐昭宗時期的宮廷事件。

二、曆史典故

  1. 唐昭宗賜官
    唐末動亂時期,隨昭宗逃難的弄猴人因馴猴能模仿臣子行禮,被昭宗賜绯袍(五品官服),稱“孫供奉”。此事見于羅隱詩句:“如何學取孫供奉,一笑君王便著绯”。

  2. 朱溫篡位事件
    朱溫(後梁太祖)篡唐後,命此猴上殿行禮。猴子卻沖向朱溫攻擊,最終被殺。這被視作對舊主忠貞的象征。

三、引申含義

部分現代解釋(如)認為該詞可比喻盲目崇拜某事物的行為,但此用法尚未見于權威古籍記載,需結合語境區分。

四、文化關聯

清代方文《泣象行》曾用此典對比氣節:“供奉猴跳擲欲上朱溫頭,舞牀馬怒視祿山不肯下”,突顯動物對舊主的忠誠意象。


注:關于該詞的引申義,建議優先參考權威古籍記載的曆史本義,現代比喻用法需謹慎考據語境。

網絡擴展解釋二

供奉猴

《供奉猴》是一個詞語,其意思是将猴子作為祭祀、敬拜的對象。

該詞的拆分部首為“亻”、“犭”和“犬”,其中“亻”表示人,而“犭”和“犬”都表示狗。這是因為在古代漢字中,狗和猴被歸類為同一類動物。

根據字形分析,該詞的筆畫為5畫。

“供奉猴”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祭祀活動。古人将動物作為神靈或神明的代表進行祭祀,以示敬意和祈禱。其中,猴子由于其靈活機敏、機智聰慧的特性,被人們視為瑞獸,供奉以求庇佑和祈福。

在繁體字中,供奉猴的寫法為「供奉猴」。

在古時候,漢字的寫法與現代有所不同。以《說文解字》為例,文中雖未提及猴字,但對于猴的講解是“踩也”,意指猴子以兩腳行走。

例句:他們每年都會在廟裡供奉猴,以祈求好運和平安。

其他組詞:供奉、猴神、供奉廟

近義詞:供奉猿、供奉狗、供奉豹

反義詞:違背猴、厭惡猴、奉猴抗神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