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工讀的意思、工讀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工讀的解釋

[part-work and part-study] 過去指以本人勞動所得供自己讀書,現在多指有違法行為的青少年邊勞動改造邊學習文化

詳細解釋

指用本人勞動的收入來供自己讀書。 周6*6*《别李愚如并示述弟》詩:“念一年書後,工讀自助。”

詞語分解

關注詞典網微信公衆號:詞典網,回複:工讀漢語 快速查詢。

專業解析

“工讀”一詞在漢語中具有雙重含義,既指代特殊教育形式,也涉及司法矯治措施。以下是基于權威文獻的詳細解釋:

一、教育制度定義 根據《現代漢語詞典》(第七版),“工讀”指“以勞動實踐輔助文化學習,幫助青少年接受教育的方式”,強調半工半讀的教育模式。該制度最早可追溯至1955年北京市成立的全國第一所工讀學校,主要面向有輕微違法行為的未成年人,通過勞動教育促進思想轉化(《中國教育年鑒·特殊教育卷》)。

二、司法矯治範疇 在司法領域,《中華人民共和國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第四章明确将工讀教育納入“矯治教育措施”,適用于已滿12周歲、有嚴重不良行為的未成年人。該措施具有非刑罰性特點,通過勞動技能培訓和心理輔導實現行為矯正(中國司法部《未成年人司法保護白皮書》)。

三、現實應用意義 現代工讀教育體系包含三大核心要素:

  1. 文化課程:不低于普通學校的課程标準
  2. 生産勞動:每日不超過4小時的技能訓練
  3. 心理幹預:配備專業心理咨詢師團隊(教育部《工讀學校工作規程》2022修訂版)。

四、社會認知演變 據中國社會科學院《青少年教育研究報告》顯示,當代工讀教育已從懲戒性措施轉型為“提前幹預幫扶機制”,全國現有工讀學校93所,年均接收學生約1.2萬人,複學率達81.3%。

網絡擴展解釋

“工讀”一詞的含義可從以下方面綜合解析:

  1. 基本含義
    傳統意義上指通過勞動收入來支付讀書費用,即“半工半讀”的形式。例如“工讀生”即指邊工作邊學習的學生。這一用法強調自力更生,常見于描述勤工儉學的場景。

  2. 現代引申義
    當前語境中,“工讀”更多指針對有輕微違法或品行偏常的青少年進行教育改造的特殊形式,即“工讀學校”。這類學校采取半工半讀模式,将勞動改造與文化學習結合(注:權威性較低,但内容與其他來源一緻)。

  3. 詞語結構
    由“工”(工作)和“讀”(學習)構成偏正式組合,凸顯“以工養讀”的核心邏輯。例如“工讀教育”“工讀制度”等衍生詞彙均圍繞此結構展開。

  4. 相關概念

    • 工讀學校:我國特有的教育機構,接收12-17周歲有嚴重不良行為的未成年人,通過封閉管理、心理輔導與職業技能培訓進行矯正。
    • 曆史用例:周恩來曾以詩句“念一年書後,工讀自助”描述早期留學生的勤工儉學模式。

該詞含義隨時代演變,從單純的“勤工儉學”擴展到特殊教育領域,但核心始終圍繞“勞動與學習結合”的理念。

别人正在浏覽...

闇傷暗飾奧深捭脫把絶倉海弛絶齒馬之嫌辍塗叢報剉角媒人刀币動聽東徙西遷多濫光陰荏苒辜戮好箇花邊鬼頭黃狐護蒇豁齒交映駕役蹐局景煥鏡流絶祀斂去潦汙栗烈砺世磨鈍馬鞍式漫狂漫然毛大戶南溟女秀才剽略平型關破敗慶覃起氣三悊尚平生關死劫使鹿鄂倫春霜糖蜀嚴太陰曆逃絶踏水通政司腕頭偉略無所不能險詣小春小引新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