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正誠實。《三國志·蜀志·諸葛亮傳》:“其聲教遺言,皆經事綜物;公誠之心,形于文墨。足以知其人之意理,而有補於當世。”
“公誠”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如下:
“公誠”指公正誠實,形容人言行正直、無私且守信。該詞由“公”(公正、公平)和“誠”(真實、誠實)組合而成,強調品德上的雙重标準。
最早出自《三國志·蜀志·諸葛亮傳》:
“其聲教遺言,皆經事綜物;公誠之心,形于文墨。足以知其人之意理,而有補於當世。”
(譯文:諸葛亮的教誨和遺言,都經過實踐驗證;他公正誠實的心意體現在文字中,足以讓人理解其思想,并對當世有益。)
如需更深入的曆史背景,可參考《三國志》原文或相關研究文獻。
《公誠》是一個表示對公正和誠實的高度贊美和推崇的詞語。它表達了一種對于道德品質和行為準則的認可和追求。
《公誠》這個詞的部首是「八」,具體的筆畫數是「11」。
《公誠》這個詞源于中國傳統文化,強調了作為一個人應該具備的品質和道德準則。它的繁體字為「公誠」。
在古代,漢字的寫法往往與現代有所不同。《公誠》這個詞在古時候的寫法是「公誠」,其中「誠」使用了更多的筆畫。
1. 做人要以公誠為準則,始終保持誠實和正直。
2. 他以公誠之心對待每一個人,赢得了大家的信任和尊重。
公平、公正、公道、誠實、誠信、誠意
誠實、真誠、正直、坦誠、守信
虛僞、欺騙、虛假、不誠實、不守信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