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告報的意思、告報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告報的解釋

(1).告知;報告。 漢 王充 《論衡·蔔筮》:“夫言問天,則天為氣,不能為兆;問地,則地耳遠,不聞人言。信謂天地告報人者,何據見哉?” 唐 元稹 《陽城驿》詩:“往來相告報,縣尹與公侯。” 宋 蘇轼 《乞增修弓箭社條約狀》:“弓箭社人戶,遇出入經宿以上,須告報本社頭目及鄰近同保之人,違者罰錢三百文。”《三國演義》第四八回:“ 庶 ( 徐庶 )蒙丞相收録,恨無寸功報效。請得三千人馬,星夜往 散關 把住隘口,如有緊急,再行告報。”

(2).邸報。 宋 蘇轍 《辭起居郎狀》:“右臣今月十九日準閣門告報已有告命除臣起居郎者。” 宋 陸遊 《老學庵筆記》卷三:“紹興末, 史魏公 為參政,始命書吏鏤版從邸吏告報,不受雙書。”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告報"是一個具有古漢語色彩的詞語,在現代漢語中使用頻率較低,主要含義指向"報告"或"告知消息"。其詳細釋義可從以下角度分析:


一、基本釋義

告報(gào bào)指将信息、消息或情況傳達給他人,核心含義是通知、禀報。


二、古代文獻中的用法

在古代白話小說與公文中,"告報"常見于以下語境:

  1. 官府文書傳遞:下級向上級彙報事務。

    例:《金瓶梅》第十七回:"西門慶即差玳安拿帖,送邸報往荊都監、周守禦兩家告報。"

  2. 民間消息互通:鄰裡或親友間傳遞信息。

    例:《醒世恒言·賣油郎獨占花魁》:"朱重問了備細,即忙取了銀子,自己送與王九媽,又恐有變,親到彼處告報。"


三、方言與地域用法

在部分方言區(如吳語、閩語)中,"告報"仍保留"告知"之意,但多用于口語:


四、與現代詞語的關聯

"告報"與"報告"、"通報"、"禀報"為近義詞,但語體色彩更古雅:


權威參考文獻

  1. 《漢語大詞典》(第二版),上海辭書出版社,2021年。
  2. 《現代漢語方言大詞典》,江蘇教育出版社,2002年。
  3. 《水浒傳》《金瓶梅》《醒世恒言》 古典文學原著用例。

(注:因古典文獻原文無直接網絡鍊接,來源标注以紙質權威辭書及經典著作為準。)

網絡擴展解釋

“告報”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可從以下兩方面詳細解釋:

一、基本釋義

  1. 告知;報告(動詞)
    指通過口頭或書面形式傳遞信息,常用于正式或緊急場合。例如:

    • 漢代王充《論衡·蔔筮》提到:“信謂天地告報人者,何據見哉?”
    • 宋代蘇轼《乞增修弓箭社條約狀》記載:“弓箭社人戶,遇出入經宿以上,須告報本社頭目及鄰近同保之人。”
  2. 邸報(名詞)
    特指古代官方發布的新聞或公文,類似于現代政府公報。例如:

    • 宋代蘇轍《辭起居郎狀》中寫道:“準閣門告報已有告命除臣起居郎者。”
    • 陸遊《老學庵筆記》提到史浩任參政時“命書吏镂版從邸吏告報”。

二、用法與語境

如需進一步了解具體文獻中的用例,可參考《論衡》《老學庵筆記》等古籍。

别人正在浏覽...

暗襲表旗常官長慮後顧唱檄吃冤枉大面兒上擔雪填河等身丢盹逗節成枝風華絕代格的更號駭怪黑糁糁鶴舉何滿子衡纩衡廬紅弦懷塼簡格楗柅金相玉振局僚勞倦裲裆連鐖煉厲臨頭六丑羅牀邏騎邁秀木鞋逆令歐打篇卷潑聲浪氣樸忠窮竟阙鞏姌姌日來月往三陟神奔沈厄失蹤首夔四句隨仇歎絶套服天不絕人霧騰騰香火曉色謝吉細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