綱佐的意思、綱佐的詳細解釋
綱佐的解釋
指官員中主管和輔佐。《宋書·良吏傳·杜慧度》:“ 瑗 卒,府州綱佐以 交 土接寇,不宜曠職,共推 慧度 行州府事,辭不就。”《魏書·李元護傳》:“病前月餘,京師無故傳其兇問。又城外送客亭柱,有人書曰:‘ 李齊州 死。’綱佐餞别者見而拭之。”《南史·陸閑傳》:“臺軍攻陷城, 閑 以綱佐被收。”
詞語分解
- 綱的解釋 綱 (綱) ā 提網的總繩。 事物的關鍵部分:大綱。綱領。綱目。綱要(.提綱;.概要)。 中國從唐代起轉運大批貨物所行的辦法:一綱(把貨物分批運行,每批車輛船隻的計數編號)。花石綱。生辰綱。 生物學分
- 佐的解釋 佐 ǒ 輔助,幫助:佐證(證據)。佐餐。 處于輔助地位的人:僚佐。 勸:佐食。佐酒(a.陪伴喝酒;b.就着菜肴把酒喝下去)。 筆畫數:; 部首:亻; 筆順編號:
網絡擴展解釋
“綱佐”是一個漢語詞語,讀音為gāng zuǒ,主要用于古代文獻中,指官員中的主管和輔佐人員。以下是詳細解釋:
1. 基本含義
- 字面構成:“綱”指事物的核心或統領部分,“佐”表示輔助或輔佐。合稱指官員體系中承擔主管職責的核心人物及其輔助者。
- 定義:特指古代官府中的主要官員及其下屬輔佐人員,常見于曆史文獻,如《宋書》《魏書》等。
2. 曆史用例
- 《宋書·良吏傳·杜慧度》:
“瑗卒,府州綱佐以交土接寇,不宜曠職,共推慧度行州府事。”
此處“綱佐”指州府中的主要官員與輔佐團隊。
- 《魏書·李元護傳》:
描述官員離任時,“綱佐餞别者”在場,表明“綱佐”是官府中常設的職務層級。
3. 現代使用
- 語境:現代漢語中極少使用,主要用于曆史研究或古籍解讀。
- 近義詞:主官、僚屬;反義詞:無直接對應詞。
補充說明
- 詞源:“綱”在古漢語中常指重要職務(如“綱紀”“綱領”),而“佐”強調輔助職能,組合後體現古代官僚體系的層級分工。
- 相關概念:類似現代行政體系中的“領導班子”或“主管與助理”關系。
如需更深入的曆史語例或語義演變分析,建議查閱《漢語大詞典》或《古代職官詞典》等權威資料。
網絡擴展解釋二
綱佐(gāng zuǒ)是一個漢字詞,由兩個部首組成。其中,左(zuǒ)是左手的意思;而綱(gāng)表示主旨、核心或總綱的意思。
拆分部首和筆畫:
- 綱:由糸(mì)和一目(yī mù)組成,總共有7筆。
- 佐:由亻(rén)和左(zuǒ)組成,總共有7筆。
來源:
綱佐這個詞最早出現在《禮記·内則》這本書中,其中描述了人們為了幫助别人争取公正而提供協助和支持的道德觀念。
繁體:
綱佐在繁體字中的寫法是「綱佐」。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綱佐的寫法與現代相似,隻是字形可能略有不同。
例句:
1. 他是這個團隊的綱佐,沒有他我們無法取得成功。
2. 你願意成為我的綱佐,幫我完成這個項目嗎?
組詞:
綱佐可以作為組詞的一部分,例如綱舉目張,意思是以重要事項為中心,引起大家的注意。
近義詞:
綱佐的近義詞包括助手、輔佐者、支持者等。
反義詞:
綱佐的反義詞包括敵對者、敵手、對立者等。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