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綱署的意思、綱署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綱署的解釋

管理綱運之官署。 唐 代為各道轉運使司。 唐 趙元一 《奉天錄》卷二:“公( 韓滉 )慮敖倉之粟不繼,憂王師之絶糧。遂于 浙江 東西,市米六百萬石,表奏禦史四十員以充綱署。 淮 汴 之間,樓船萬計。中原百萬之師饋糧不竭者, 韓公 之力焉。”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關于“綱署”一詞的詳細解釋如下:

一、基本含義 “綱署”是唐代設置的官方機構,專門負責管理“綱運”事務。其中“綱”指大規模物資運輸的組織形式(如花石綱、漕運綱隊),而“署”指官署機構。

二、職能與背景

  1. 核心職能
    統籌物資調運,尤其保障糧食、稅賦等戰略物資的跨區域運輸,通過水路(如汴河、淮河)或陸路轉運至京城或軍事要地。

  2. 行政歸屬
    隸屬于各道(唐代行政區)的轉運使司,屬于財政運輸體系的重要環節。其運作直接影響中央財政和軍隊補給。

三、曆史實例 唐代趙元一《奉天錄》記載:韓滉曾為保障平叛軍隊糧草,在浙江東西兩地購糧六百萬石,并派遣四十名禦史組建臨時綱署,協調大規模漕運。這一舉措有效解決了中原百萬軍隊的糧草危機。

四、詞義擴展 “綱”在古漢語中延伸出“系統管理”的含義(如綱舉目張),而“署”強調官方屬性,二者組合體現了唐代對戰略物資運輸的體系化管控。

注:如需考證原始文獻,可參考《奉天錄》《舊唐書·食貨志》等史料。

網絡擴展解釋二

綱署(gāng shǔ)一詞的意思: 綱署一詞常見于古代文獻中,多指主要的規劃或綱要。它可以代表一個項目、計劃、策略或大綱等的概要或總結。 拆分部首和筆畫: 綱(纟+冉+罒)部首為纟,總共有5畫; 署(罒+者)部首為罒,總共有5畫。 來源: 綱署一詞最初出現在我國古代文獻中,主要用于描述制定具體計劃或規劃的過程。具體的來源及用法上的演變,需要詳細考證與研究。 繁體: 綱署的繁體字為綱署。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書寫中,綱署的寫法與現代相似,字形沒有太大變化。 例句: 1. 這份綱署為我們制定了明确的行動計劃。 2. 請按照綱署執行,确保項目按時完成。 組詞: 綱署可以與其他詞語組合,形成新詞,如:綱署計劃、綱署制定、綱署草案等。 近義詞: 近義詞包括:綱要、大綱、藍本。 反義詞: 反義詞包括:細節、零碎、局部。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