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綱常的意思、綱常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綱常的解釋

[three main-stays and five constant virtues] 三綱五常的簡稱

那一個欺心失禮儀,這一個變臉沒綱常。——《西遊記》

必堅志氣以守所學,謹幾微以驗所學,正綱常以勵所學,用忠言以充所學。——《宋史·葉味道傳》

詳細解釋

“三綱五常”的簡稱。封建時代以君為臣綱,父為子綱、夫為妻綱為三綱,仁、義、禮、智、信為五常。 宋 周密 《齊東野語·巴陵本末》:“古今有不可亡之理。理者何?綱常是也。”《宋史·儒林傳八·葉味道》:“正綱常以勵所學,用忠言以充所學。”《醒世恒言·李玉英獄中訟冤》:“是皆畢命於綱常,流芳於後世也。”《紅樓夢》第一○二回:“ 探春 倒将綱常大體的話説的 寳玉 始而低頭不語,後來轉悲作喜,似有醒悟之意。” 葉聖陶 《倪煥之》二十:“被重新估定而貶損了價值的,要算往常號稱‘國粹’的綱常禮教了。”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綱常”是中國封建社會的核心倫理體系,具體解釋如下:

一、基本定義

“綱常”是“三綱五常”的簡稱,指封建社會規範人際關系的道德準則。

二、具體内涵

  1. 三綱

    • 君為臣綱:君主是臣子的行為準則
    • 父為子綱:父親是子女的行為準則
    • 夫為妻綱:丈夫是妻子的行為準則
      (源自《白虎通義·三綱六紀》)
  2. 五常
    指仁、義、禮、智、信五種道德規範(出自東漢王充《論衡·問孔》)。

三、曆史背景

四、應用與影響

五、現代視角

作為封建社會意識形态的核心,綱常雖在曆史上維護了等級秩序,但“夫為妻綱”等觀念已不符合現代價值觀。當代更多從曆史研究角度分析其文化意義。

網絡擴展解釋二

綱常(gāng cháng)是一個由兩個漢字組成的詞語,它有着深刻的含義和曆史背景。現在,我将為您解釋綱常的意思,并提供有關它的一些相關信息。 《綱常》這個詞的意思是“原則”或“準則”。它指的是規定或約束人們行為和思考的基本原則。它強調了穩定、守紀律和守法則的重要性。 現在,讓我們來看一下《綱常》這個詞的拆分部首和筆畫。其中,“綱”(gāng)這個字的部首是纟(sī),它的筆畫數是6。而“常”(cháng)這個字的部首是巾(jīn),它的筆畫數是11。 關于《綱常》這個詞的來源,它最早出現在《南北朝》時期的文獻中,後來流傳到了現代漢語中。它的意義在不同的曆史時期有所變化,但核心概念始終是保持穩定和秩序。 至于繁體字,綱常在繁體中的寫法與簡體字相同,沒有差别。 在古代,漢字的書寫方式有所不同。但《綱常》這個詞在古代的寫法并沒有明顯變化,基本保持了現代的形态。 讓我給您舉一個關于《綱常》的例句。比如,“遵守道德法規是社會綱常的基礎”。 綱常這個詞可以組成其他詞語,比如綱紀、常規等。這些詞語都跟綱常有一定的關聯性。 至于近義詞和反義詞,與綱常相近的詞語有準則、原則等,這些詞語均強調規範和規定。而相反的詞語可能是無綱無常,即指沒有明确準則的狀态。 我希望這些信息可以幫助您更好地理解和使用《綱常》這個詞語。如果您還有其他問題,歡迎繼續提問!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