杠棒的意思、杠棒的詳細解釋
杠棒的解釋
較粗的棍棒,是一種擡物的工具。 高玉寶 《高玉寶》第十三章:“六年前,我和我爹在 煙台 碼頭上當裝卸工……我一見爹活活被鬼子折磨死,肺都氣炸了,操起一根杠棒就奔鬼子打去。”《人民文學》1977年第7期:“鐵鍁鎬頭迸火花,小車杠棒一齊上,一鼓作氣拿下五百畝‘人造梯田’。”
詞語分解
- 杠的解釋 杠 à 一種較粗的棍子:杠子。杠杆。 在閱讀或批改文字中作标記而畫的粗直線。 杠 ā 旗杆。 小橋。 床前橫木。 筆畫數:; 部首:木; 筆順編號:
- 棒的解釋 棒 à 棍子:木棒。棒子(a.棍子;b.玉米的别稱)。棒槌。棒冰。棒球。棒喝(?)。 體力強,能力大,成績好,水平高:功課棒。身體棒。 筆畫數:; 部首:木; 筆順編號:
網絡擴展解釋
“杠棒”是一個漢語詞彙,具體解釋如下:
基本釋義
指較粗的棍棒,主要用于搬運或擡舉重物,是傳統體力勞動中的一種工具,常見于碼頭、工地等場景。其結構為左右組合字,拼音為gàng bàng。
使用場景與背景
- 搬運工具:舊時碼頭工人、裝卸工常用杠棒配合繩索搬運貨物(如提到“腳夫”用杠棒和繩索工作)。
- 文學作品:作家高玉寶在小說中描述工人用杠棒反抗壓迫的場景,體現其實際應用與曆史背景。
- 現代替代:隨着機械化發展,杠棒已逐漸被現代工具取代,多見于對舊時勞動方式的描述。
補充信息
- 英文翻譯:stout carrying pole。
- 組詞示例:如“杠棒工”“杠棒隊”,多與體力勞動相關。
若需了解更詳細的文學作品案例或曆史變遷,可參考、3、5的出處。
網絡擴展解釋二
杠棒(gāng bàng)一詞的意思是指一種長而粗的木棍或金屬棒,常常用來提供支撐或者用作武器。它可以用來進行各種活動,包括體育運動、建築工作、甚至是自衛。
拆分部首和筆畫:
- 杠:木(mù)字旁形。
- 棒:木字旁形,共10畫。
來源:
杠棒一詞最早源于古代漢字。在古時的寫法中,它是由兩個獨立的字形組成:杠和棒。杠的意思是支撐、撐起,而棒的意思是棒狀的物體。兩個字結合在一起,形成了現在使用的杠棒一詞。
繁體:
杠棒一詞在繁體字中的寫法與簡體字相同,仍然由杠和棒兩個字組成。
古時候漢字寫法:
古代漢字寫法中的杠棒,其字形與現在的寫法基本相同,隻是在書寫風格上有所不同。在古代,字形可能更加簡潔或者有些變化,但整體意義與現代相同。
例句:
1. 他使用杠棒支撐起了倒塌的屋頂。
2. 這個棒球棒比之前那根杠棒要長一些。
3. 街頭小混混手裡拿着一根鐵杠棒,吓得路人紛紛躲避。
組詞:
杠杆、杠鈴、杠頭、棍杆
近義詞:
棒子、棍棒、榔頭
反義詞:
軟棍、繩子
以上是關于杠棒這個詞的相關信息。希望能對你有所幫助!請記得使用以下的HTML标記: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