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感德的意思、感德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感德的解釋

(1).為其德行所感動。 南朝 陳 徐陵 《勸進梁元帝表》:“芝房感德,鹹出銅池。”

(2).感激恩德。 明 李贽 《與焦弱侯書》:“聞有欲殺我者,得兄分剖乃止。此自感德。” 清 唐甄 《潛書·兩權》:“感德然後畏威,畏威然後感德。”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感德是漢語中表示"感激恩德"的複合詞,其核心含義由"感"與"德"二字共同構成。《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将其釋為"因受恩惠而心懷感激"。該詞最早見于《宋史·範仲淹傳》"感德報恩,義所當為",體現了知恩必報的傳統倫理觀。

從構詞法分析,"感"本義為觸動,《說文解字》解作"動人心也","德"指恩澤,《漢語大詞典》引《左傳·僖公二十四年》"德,惠也"為證。二字結合後形成的"感德",既包含情感層面的感動,又強調道德層面的義務,常與"戴義""知恩"等詞構成四字格成語。

在語用層面,該詞多用于書面語境,《古代漢語常用詞詞典》列舉其常見搭配為"感德無涯""銘感五内"等表達。值得注意的是,現代漢語中該詞使用頻率漸少,多被"感恩""感激"等口語化詞彙替代,但在港澳台地區仍保留于正式文書中。

網絡擴展解釋

“感德”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可從以下角度綜合解析:

一、基本詞義

  1. 被德行所感動
    指因他人的高尚品德或善行而産生情感共鳴。例如:“芝房感德,鹹出銅池”(南朝陳徐陵《勸進梁元帝表》),體現對德行的欽佩。

  2. 感激恩德
    強調對他人恩惠的感恩之情。如明代李贽在書信中寫道:“此自感德”,表達對友人化解危機的謝意。

二、用法與出處

三、近義詞與關聯

四、總結

“感德”兼具情感共鳴與道德反饋的雙重含義,既可用于描述對德行的敬仰,也可表達受惠後的感激。其内涵在古今語境中均強調人與人之間的正向情感聯結。

别人正在浏覽...

愛人兒晻昧徧贊避時常模楚殿杵糠慈明點白阽危發鬈奮不顧命風娲驸騄灌音龜卦箍攏過堂焊縫何為洪憲混賬火竈翦撲交倚祭祠潔水激活繼進京省凈馔金祿技術革新萪藤浪包婁立勳駍隱噗喇前肩千金一瓠穣川日削月朘肉眼泡三三制上山視人如傷四黃夙成隨世沉浮騰遌天符屯官屯亂違背文中虎武色銜圖小社校試晞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