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置的意思、改置的詳細解釋
改置的解釋
(1).謂改立國君。《國語·晉語三》:“ 秦 将歸寡人,寡人不足以辱社稷,二三子其改置以代 圉 也。” 韋昭 注:“欲令更命立他公子以代 子圉 ,言父子避位以感羣下。”
(2).另行設置。《周書·武帝紀下》:“﹝ 建德 四年﹞十一月己亥,改置司内官員。”
詞語分解
- 改的解釋 改 ǎ 變更,更換:改變。更(卬 )改。改革。改造。改善。改弦更張。朝令夕改。改編。改寫。纂改。 姓。 筆畫數:; 部首:攵; 筆順編號:
- 置的解釋 置 ì 放,擺,擱:安置。布置。置放。置身。位置。置信。置評。置疑。置辯。推心置腹。置若罔聞。置之度外。 設立,設備:裝置。設置。 購買:添置。置辦。置備。置買。 放擱 筆畫數:; 部首:罒; 筆順
網絡擴展解釋
“改置”一詞主要有以下兩層含義:
一、原義(古代用法)
-
改立國君
源于《國語·晉語三》記載的典故,指通過更換君主來改變政權格局。如秦穆公提出讓晉國臣子另立新君代替太子圉()。
-
調整行政設置
《周書·武帝紀》提到北周建德四年“改置司内官員”,指官方對機構或職位的重新規劃設置。此用法常見于古代行政區劃調整,如三國時期馮诩郡的設立()。
二、引申義(現代用法)
現代語境中多指對物品位置或計劃安排的調整,例如辦公室布局改造、工廠生産線調整為坦克制造等場景()。
補充說明
該詞屬于書面用語,使用頻率較低。若需更完整的古籍引證或例句,可查閱《國語》《周書》等文獻(綜合來源:)。
網絡擴展解釋二
改置這個詞是什麼意思?
改置是一個動詞,意思是改變或調整某個事物的位置、狀态或安排。它可以用于各種場合,例如改置家具、改置工作計劃等。
拆分部首和筆畫
改置這個詞的拆分部首是“⺘”和“⻂”,部首分别是“⺘”和“斤”,筆畫數為9畫。
來源
改置這個詞的來源比較簡單,是由“改”和“置”兩個字組合而成。
繁體
繁體字“改置”和簡體字是一樣的,沒有任何變化。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時候,寫“改置”的漢字可能會有一些變化,但基本上還是由同樣的部首和筆畫組成。
例句
1. 我決定改置書房的擺設,讓它更整潔舒適。
2. 經過改置,園區内的道路變得更寬敞了。
組詞
改變、調整、安排等都可以與改置搭配使用。
近義詞
調整、改變、重新安排等都可以作為改置的近義詞。
反義詞
固定、保持、維持等可以作為改置的反義詞。
希望這些信息對您有所幫助!如果還有其他問題,請隨時提問。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