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改置的意思、改置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改置的解释

(1).谓改立国君。《国语·晋语三》:“ 秦 将归寡人,寡人不足以辱社稷,二三子其改置以代 圉 也。” 韦昭 注:“欲令更命立他公子以代 子圉 ,言父子避位以感羣下。”

(2).另行设置。《周书·武帝纪下》:“﹝ 建德 四年﹞十一月己亥,改置司内官员。”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改置是一个汉语复合词,由“改”与“置”两个语素构成。根据《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释义,“改”指变更、修订,“置”表示设立、安排,合指对原有事物进行变更性调整或重新设置。这一词汇在《汉语大词典》中被进一步解释为“改变原有建制或布局”,多用于描述行政机构、地理区划或功能性设施的调整行为,例如《宋史·职官志》记载的“改置三司使,掌天下财赋”即属此类用法。

在现代汉语语境中,该词常见于政策文件与历史研究领域,如《中国行政区划沿革手册》中“1997年重庆改置为直辖市”的记载,既包含行政级别的变更,也涉及管理权限的重新配置。词汇的语法特征表现为及物动词属性,常接具体变更对象(机构/区域/设备等)作为宾语,其动作实施主体多具有决策权限的组织或机构。

网络扩展解释

“改置”一词主要有以下两层含义:

一、原义(古代用法)

  1. 改立国君
    源于《国语·晋语三》记载的典故,指通过更换君主来改变政权格局。如秦穆公提出让晋国臣子另立新君代替太子圉()。

  2. 调整行政设置
    《周书·武帝纪》提到北周建德四年“改置司内官员”,指官方对机构或职位的重新规划设置。此用法常见于古代行政区划调整,如三国时期冯诩郡的设立()。

二、引申义(现代用法) 现代语境中多指对物品位置或计划安排的调整,例如办公室布局改造、工厂生产线调整为坦克制造等场景()。


补充说明
该词属于书面用语,使用频率较低。若需更完整的古籍引证或例句,可查阅《国语》《周书》等文献(综合来源:)。

别人正在浏览...

阿宜巴戟天扁鍼躃足钵釪不暨长啸公雌懦低等植物东陵道抖索笃生发踪指示伏猛浮桑概律干渴赶路宫烛分烟呱啼海王宫阖府猴刺脱怀躭检讨脚心朝天节季极讙隽乂课堂讨论乐尽哀生黎庶涂炭流废吕公车秘轨迷踪谋朝你好怒冲冲盘岸畔逆辟地缾罍倩装窃取饶情荣褒山沟寿茔束手束足四聚夙夕特达穨然吴岳跣足销魂斜靠斜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