斧琢的意思、斧琢的詳細解釋
斧琢的解釋
以斧削琢。請人修改詩文的謙辭。亦喻指詩文過分修飾雕琢。 清 章學誠 《文史通義·言公中》:“非緣附驥,幸存斧琢之質者。” 況周頤 《蕙風詞話》卷一:“詞過經意,其蔽也斧琢。”
詞語分解
- 斧的解釋 斧 ǔ 砍東西用的工具,多用來砍木頭。古代亦用來作兵器:斧子。斧頭。斧钺。斧柯(a.斧子的柄;b.喻政權、權柄)。 用斧砍:斧正(敬辭,請人修正文句,亦作“斧政”)。斧鑿(a.斧子或鑿子;b.指文藝作
- 琢的解釋 琢 ó 雕刻玉石,使成器物,常喻用心推敲考慮、刻意求工:琢磨。雕琢(.雕刻玉石等;.過分地修飾文字,使人覺得不自然,如“琢琢之風不可長”)。琢刻。琢句。玉不琢,不成器。 琢 ó 〔琢磨〕思索、考慮,
網絡擴展解釋
“斧琢”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在不同語境中有所差異,以下是綜合多個來源的解釋:
一、基本含義
-
詩文修改的謙辭
指請他人修改詩文時的謙遜說法,類似“斧正”。例如清代章學誠在《文史通義》中提到“幸存斧琢之質者”,即表示對他人修改的感謝。
-
過分雕琢的貶義
形容詩文過度修飾,失去自然美感。如況周頤《蕙風詞話》批評“詞過經意,其蔽也斧琢”,強調刻意雕琢反而損害藝術性。
二、引申含義
部分來源(如查字典)提到“斧琢”可引申為“通過艱苦努力修煉自身”,比喻像用斧頭雕琢玉石般磨砺能力與品質。但這一用法在古籍和權威文獻中較少見,可能是現代語境下的擴展。
三、用法與示例
- 謙辭用法:
“拙作粗陋,望先生斧琢。”
- 批評用法:
“此詩雖工整,卻顯斧琢之痕,缺乏天然意趣。”
四、注意事項
不同來源對“斧琢”的解讀側重不同,建議結合具體語境判斷其含義。若需深入考證,可參考《文史通義》《蕙風詞話》等原始文獻。
網絡擴展解釋二
《斧琢》這個詞是什麼意思?
斧琢(fǔ zhuó)是一個成語,意思是用斧子雕琢,比喻經過精心雕琢和打磨而變得完美或精美。這個成語常用來形容文章、藝術品或其他創作經過反複推敲和精心打磨後,達到了高度的完美與精緻。
拆分部首和筆畫:
《斧琢》這個成語由兩個部分組成: "斧"和"琢"。
- "斧"這個字的部首是"斤",總共有4畫。表示一把斧子,常常用來形容鑿鑿有據、有力的意思。
- "琢"這個字的部首是"玉",總共也有4畫。表示打磨、琢磨的意思,常常用來形容精心雕琢的作品。
來源:
這個成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漢書·藝文志》中的一句話:“才人斧琢,辯士琢楹”。這句話描述了古時候的文人騷客(才人)和辯才之士都經過精心的雕琢和打磨,才能成為卓越的作品和傑出的人才。從而将這種雕琢磨練的含義引申出來,用來形容任何需要反複修改和打磨才能達到完美的事物。
繁體:
在繁體字中,《斧琢》的寫法保持一緻,即 "斧琢"。
古時候漢字寫法:
根據古代漢字的書寫方式,《斧琢》的寫法可能與現代略有不同。不過,具體的古代寫法可能難以确定,因為作為一個成語,它通常是以傳統的标準書寫方式呈現。
例句:
"他的文章經過多次修改,最終如斧琢的寶石般閃耀奪目。"
組詞:
與《斧琢》相關的組詞有:"雕琢"、"打磨"、"精雕"、"琢磨"等。這些詞語都與精心雕琢、打磨和塑造事物的過程或結果相關。
近義詞:
與《斧琢》意思相近的成語有:"錦上添花"、"水到渠成"、"百煉成鋼"等。它們都形容通過努力和精細的處理使事物更完美。
反義詞:
與《斧琢》意思相反的成語有:"草率從事"、"馬虎了事"、"馬不停蹄"等。它們表示事物處理或完成過程中粗糙、馬虎或匆忙。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