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報李投桃”是一個漢語成語,讀音為bào lǐ tóu táo,其核心含義是:
他送給我桃兒,我以李子回贈他,比喻雙方友好往來或互相贈送禮物,表達禮尚往來的情誼。
出處
源自《詩經·大雅·抑》中的名句:“投我以桃,報之以李”,後演化為成語。
結構與用法
例句與延伸
近義詞與英文翻譯
該成語與“投桃報李”為同源表達,兩者含義一緻,僅詞序不同。若需更多例句或用法,可參考《詩經》及古典文學作品。
《報李投桃》是一個成語,意思是指當對方送上好處時,回報以同樣或更多的好處。這個成語用于形容人與人之間互相幫助、互相友好、互相照顧的情況。
《報李投桃》這個成語的拆解如下:
整個成語共有15個筆畫。
《報李投桃》來自于中國古代的故事,相傳東漢末年,有位名叫李虎的人,他為人懶散好吃,整天無所事事。有一天,他路過一座桃園,看到樹上結滿了大大的桃子,忍不住伸手去摘,結果被園主抓住了。園主名叫張義,他是個善良好心的人,他并沒有生氣,而是笑着對李虎說:“你既然喜歡桃子,為什麼不來幫我照看桃園呢?”于是,李虎每天都去幫助張義照料桃園,他從照料植樹施肥到采摘桃子都盡心盡力。最終,桃園産出了豐富的桃子,張義因此獲利頗豐。李虎見到了這個結果,便希望報答張義的恩情,于是他把自家的房産和田地都送給了張義。張義非常感動,他對李虎說:“你是一個真正懂得報恩的好人。”從此以後,這個故事就成為了人們常用的成語。
《報李投桃》的繁體字是「報李投桃」。
在古時候,漢字的寫法可能會與現在稍有不同,但整體結構和含義相同。
1. 小明得知鄰居家出了事情,立刻去幫忙,真是報李投桃。
2. 我們之間的關系就像報李投桃,互相幫助,共同進步。
3. 這次合作,雙方都傾注了很多心血,真是一次成功的報李投桃。
報恩、投桃報李、互助、回報
投桃報李、以德報怨、以直報怨、以怨報德
以怨報德、以恩報怨、恩将仇報、仇人相見,分外眼紅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