斧質的意思、斧質的詳細解釋
斧質的解釋
[executioner's block and cleaver] 即“斧锧”,古代一種腰斬刑具。将人放在質(砧闆)上,用斧砍斷
詳細解釋
見“ 斧鑕 ”。
詞語分解
- 斧的解釋 斧 ǔ 砍東西用的工具,多用來砍木頭。古代亦用來作兵器:斧子。斧頭。斧钺。斧柯(a.斧子的柄;b.喻政權、權柄)。 用斧砍:斧正(敬辭,請人修正文句,亦作“斧政”)。斧鑿(a.斧子或鑿子;b.指文藝作
- 質的解釋 質 (質) ì 本體,本性:物質。流質(流動的不是固體的東西)。實質。質言(實言)。沙質。本質。質點。品質。性質。素質。資質。 樸素,單純:質樸。質直。 問明,辨别,責問:質疑。質問。質詢。對質。 抵
網絡擴展解釋
“斧質”是一個古代漢語詞彙,主要含義如下:
一、基本釋義
斧質(拼音:fǔ zhì)指古代一種腰斬刑具,由斧頭和砧闆(質)組成。行刑時,犯人被置于砧闆上,用斧頭砍斷身體。
二、具體解釋
-
刑具構成
- 斧:行刑的斧頭;
- 質(或“鑕”):鐵制砧闆。
組合後稱為“斧質”,類似現代“鍘刀”的功能,用于腰斬。
-
曆史用例
- 《漢書·項籍傳》記載:“孰與身伏斧質,妻子為戮乎?”意為“(投降)與伏在砧闆上被處死、妻兒遭殺戮相比,哪個更好?”。
- 宋代司馬光《五哀詩·晁大夫》中也提到“旋聞就斧質”,描述晁大夫被處決的場景。
-
引申含義
- 泛指罪名或誅戮之事,如《漢書》中“斧質”代指死刑的威脅。
三、現代用法
現代漢語中,“斧質”已不再使用,僅見于古籍或曆史文獻中,用于描述古代刑罰制度。
如需進一步了解古代刑具或相關曆史背景,可參考《漢書》《呂氏春秋》等文獻。
網絡擴展解釋二
斧質
斧質(fǔ zhì)是一個由兩個漢字組成的詞語,表示“斧子的特性或特點”。
拆分部首和筆畫
斧質的第一個字是“斧”,它的部首為“斤”,拆分後的筆畫數為4。第二個字是“質”,它的部首為“貝”,拆分後的筆畫數為9。
來源
“斧質”一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原本用于描述斧子的質地或屬性,後來也引申為形容人或事物的特性或特點。
繁體字
“斧質”一詞的繁體字為“斧質”。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的書寫形式與現代有所差别。對于“斧質”一詞,古時候的漢字寫法可能略有不同,但整體意義并未改變。
例句
1. 這把斧子的斧質非常好,非常鋒利。
2. 他的演講特點是深入淺出,言辭簡練,确實具有斧質。
組詞
與“斧質”相關的組詞有:斧頭、質感、質料等。
近義詞
與“斧質”意義接近的詞語有:斧性、斧頭的特點等。
反義詞
與“斧質”意義相反的詞語有:斧把、斧柄等,它們指的是斧子的其他部分。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