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征的意思、符征的詳細解釋
符征的解釋
符瑞;符兆。 北魏 郦道元 《水經注·漸江水》:“又於湖( 臨平湖 )邊得石函,函中有小石,青白色,長四寸,廣二寸餘,刻‘作皇帝’字。於是改 天冊 為 天璽 元年。 孫盛 以為 元皇 中興之符徵,五湖之石瑞也。”
詞語分解
- 符的解釋 符 ú 古代朝廷傳達命令或征調兵将用的憑證:虎符。符信。符節。 代表事物的标記、記號:符號。音符。 相合:符合。言行相符。 道士畫的驅使鬼神的圖形或線條:符咒。護身符。 古代稱祥瑞的征兆:符瑞。符應(
- 征的解釋 征 (③征⑦徵) ē 遠行:長征。征途。征夫。征人。征衣。征帆(遠行的船)。 用武力制裁,讨伐:征服(用力制服)。征讨。征伐。征戰(出征作戰)。南征北戰。 召集:征兵。征募(招募兵士)。征集兵馬。 收
網絡擴展解釋
“符征”是一個漢語詞語,讀音為“fú zhēng”,其核心含義可綜合解釋如下:
-
基本詞義
“符征”指符瑞或符兆,即古代認為象征吉兇、預示未來的自然現象或特殊标記。例如《水經注·漸江水》中記載,臨平湖邊發現刻有“作皇帝”字樣的石頭,被視為“元皇中興之符征”,即國家興盛的預兆。
-
字形與結構
- 符:本義為朝廷傳達命令的憑證,引申為符號、标志、相合之意。
- 征:原指行軍遠途,後擴展為象征、預示、證明(如“征象”“征兆”)。
-
用法延伸
部分資料提到“符征”可作成語,表示事物具有特殊象征意義,例如某種現象或符號被賦予預示功能。但需注意,這一用法在古籍中較少見,可能為現代引申。
-
注意點
在文獻中,“符征”常寫作“符徵”(“徵”為繁體),兩者為異體關系,需結合具體語境區分。
建議:若需深入研究,可查閱《水經注》等古籍原文,或參考權威詞典(如滬江詞典)。
網絡擴展解釋二
《符征》是一個漢字詞語,代表着事物間的象征或代表意義。下面是關于《符征》的一些基本信息:
拆分部首和筆畫:
- 部首:竹字底
- 筆畫:12畫
來源:
《符征》一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漢字的進化過程。漢字的演變往往與物象相聯,如《說文解字》中的“符”意指用來代表事物的記號,而“征”則表示符號所指示的意義。這樣,《符征》這個詞逐漸形成并流傳至今。
繁體:
《符征》這個詞在繁體字中的寫法和簡體字一樣,不會有差異。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的寫法有所不同,但《符征》在當時的寫法和現代寫法相對一緻,隻是字形可能會稍有變化。
例句:
1. ************滿地紅是中國國旗的符征。
2. 春節的年花對于華人來說具有祥瑞的符征。
組詞:
與《符征》相關的組詞有:符號、象征、寓意等。
近義詞:
與《符征》意義相近的詞語有:代表、意味、象征等。
反義詞:
與《符征》意義相反的詞語可能是:真實、實際、直接等。
希望這些信息能幫到您!如果您還有其他問題,請隨時提問。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