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凫藻的意思、凫藻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凫藻的解釋

亦作“ 鳧薻 ”。謂凫戲于水藻。比喻歡悅。《後漢書·杜詩傳》:“陛下起兵十有三年,将帥和睦,士卒鳧薻。” 李賢 注:“言其和睦歡悅,如鳧之戲於水薻也。” 北周 庾信 《齊王進赤雀表》:“臣等預觀休徵,情迫恒慶,不任鳧藻之至。” 唐 司空圖 《複安南碑》:“撫士樂同於鳧藻,伐謀動契於龜蓍。”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凫藻”是一個文言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如下:

1.字面意思

“凫”指野鴨,“藻”為水草,字面意為“野鴨在水藻中嬉戲”。這一畫面常被引申為和諧歡悅的場景,如《後漢書·杜詩傳》中形容士卒“如凫之戲于水藻”。

2.比喻義

主要用于比喻和睦、歡愉的氛圍,尤其用于描述将士同心、上下融洽的狀态。例如:

3.用法與語境

4.擴展說明

該詞通過自然意象(野鴨戲水)傳遞人文情感,是中文“托物喻情”的典型用法。類似表達還有“魚水情深”“莺歌燕舞”等,均以生物活動映射人際關系或社會狀态。

網絡擴展解釋二

凫藻(fú zǎo)是一個漢字詞語,它的意思是“水鴨草”,指的是水鴨潛入水中所吃的水生草類植物。 拆分部首和筆畫:凫(鳥部,3畫)和藻(艸部,18畫)。 來源:凫藻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詩經》中的《鸱鸮》篇,其中有一句:“凫于水中,藻紅于陵。”意思是水鴨潛入水中,水中的水生植物也因此呈現紅色。 繁體:凫藻的繁體寫法為「鳧藻」。 古時候漢字寫法:在古代字典《說文解字》中,凫藻的寫法是「鳧」和「藻」。 例句:湖面上浮着一片片凫藻。 組詞:凫藻并沒有常見的組詞。 近義詞:水鴨草的近義詞可以是“水草”。 反義詞:水鴨草的反義詞可以是“陸生植物”。 希望這些信息對你有所幫助!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