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婦言的意思、婦言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婦言的解釋

(1).舊時指婦女的言辭。為婦女四德之一。《禮記·昏義》:“教以婦德,婦言、婦容、婦功。” 鄭玄 注:“婦言,辭令也。”《後漢書·列女傳·曹世叔妻》:“擇辭而説,不道惡語,時然後言,不厭於人,是謂婦言。”《兒女英雄傳》第二七回:“婦言……須是不苟言,不苟笑,内言不出,外言不入;總説一句,便是‘貞靜’兩個字。”

(2).後妃、妻妾之言。《書·牧誓》:“今 商王 受 ,惟婦言是用。”《管子·君臣下》:“婦言不及官中之事。”《明史·孝義傳一·鄭濂》:“ 太祖 問治家長久之道,對曰:‘謹守祖訓,不聽婦言。’”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婦言"是漢語詞彙中具有曆史語義層次的雙音節詞,其核心含義指女性在家庭和社會交往中的言語規範。根據《漢語大詞典》解釋,該詞本義指"婦女的言辭",但在傳統禮教體系中特指"婦人應遵循的言語禮儀",被納入"四德"範疇。

從構詞法分析,"婦"為形聲字,甲骨文象形為手持掃帚的女性,本義指已婚女子;"言"為會意字,從舌從口,表發聲行為。二字組合構成偏正結構,限定"言"的主體屬性為已婚女性群體。

在《禮記·内則》記載的古代女教體系中,"婦言"與婦德、婦容、婦功并列為四德準則,要求女性做到"擇辭而說,不道惡語",具體包含三個層級:一忌搬弄是非的"口舌之辭",二避粗俗不雅的"市井俚語",三戒僭越身份的"朝堂議論"。這種規訓通過《女誡》《女論語》等訓蒙讀物得到強化,成為傳統社會女性言語行為的價值标尺。

現代語義場中,"婦言"的詞義發生流變。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保留其基本義項,但标注為"舊時指",顯示該詞已退出當代常用詞彙範疇,主要保留在曆史文獻研究和文化批評領域。在性别研究學術領域,該詞常作為分析傳統性别話語的标本,用以探讨語言規範與社會權力結構的互動關系。

網絡擴展解釋

“婦言”是古代中國對女性言行規範的特定概念,其含義可從以下三方面解析:

  1. 基本定義 “婦言”指傳統禮教中對女性言辭的要求,屬于“四德”(婦德、婦言、婦容、婦功)之一。要求女性說話時注意措辭,如《禮記·昏義》鄭玄注強調“辭令也”,即說話要得體、不惡語,且時機恰當。

  2. 曆史語境中的雙重含義

  1. 應用示例 古代文獻中既有教育女性“時然後言,不厭于人”的正面引導(《後漢書》),也有警示“用婦言,禍至無日”的反面案例(查字典例句)。

現代視角:該概念反映了封建社會的性别角色定位,當代社會已摒棄這種單向度的道德約束,更強調平等對話。如需進一步了解四德體系的曆史演變,可參考《禮記》等相關典籍。

别人正在浏覽...

白袍百舍北垂镈師布囊其口察理蟬翅拓長坂長沙饬催寵秩純儒處世哲學刺邪裡待遇單眠電眸點砌犯的上帆具飛鸓飛灺風山稿乾共進觥録勾瞿館賓鬼哭狼嗥漢姬豪健荷包蛋化隆虺蛇昏迷不省翦夷角質京語進能恐遭物議賃力慢性子眇微鳥噣鵬張輕眉秦王破陣樂蚯蚓瘴驅忙設限説朝南話俗句搪塞通妥拖帶秃頭秃腦外憂宛氣穩紮穩打響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