婦言的意思、婦言的詳細解釋
婦言的解釋
(1).舊時指婦女的言辭。為婦女四德之一。《禮記·昏義》:“教以婦德,婦言、婦容、婦功。” 鄭玄 注:“婦言,辭令也。”《後漢書·列女傳·曹世叔妻》:“擇辭而説,不道惡語,時然後言,不厭於人,是謂婦言。”《兒女英雄傳》第二七回:“婦言……須是不苟言,不苟笑,内言不出,外言不入;總説一句,便是‘貞靜’兩個字。”
(2).後妃、妻妾之言。《書·牧誓》:“今 商王 受 ,惟婦言是用。”《管子·君臣下》:“婦言不及官中之事。”《明史·孝義傳一·鄭濂》:“ 太祖 問治家長久之道,對曰:‘謹守祖訓,不聽婦言。’”
詞語分解
- 婦的解釋 婦 (婦) ù 已婚的女子:婦人。少(刼 )婦。 妻,與“夫”相對:夫婦。 兒媳:婦姑(婆媳)。媳婦。 泛指女性:婦女。婦孺(婦女兒童)。婦幼。 夫 筆畫數:; 部首:女; 筆順編號:
- 言的解釋 言 á 講,說:言說。言喻。言道。言歡。言情。言必有中(恘 )(一說就說到點子上)。 說的話:言論。言辭(亦作“言詞”)。語言。言語。言簡意赅。 漢語的字:五言詩。七言絕句。洋洋萬言。 語助詞,無義:
網絡擴展解釋
“婦言”是古代中國對女性言行規範的特定概念,其含義可從以下三方面解析:
-
基本定義
“婦言”指傳統禮教中對女性言辭的要求,屬于“四德”(婦德、婦言、婦容、婦功)之一。要求女性說話時注意措辭,如《禮記·昏義》鄭玄注強調“辭令也”,即說話要得體、不惡語,且時機恰當。
-
曆史語境中的雙重含義
- 家庭倫理層面:作為女性修養标準,要求“擇辭而說,不道惡語”(《後漢書·列女傳》),強調言語的溫和與分寸。
- 政治批判層面:常被用于貶斥統治者聽信後宮幹政,如《尚書·牧誓》記載周武王指責商纣王“惟婦言是用”,成為政治失德的象征。
- 應用示例
古代文獻中既有教育女性“時然後言,不厭于人”的正面引導(《後漢書》),也有警示“用婦言,禍至無日”的反面案例(查字典例句)。
現代視角:該概念反映了封建社會的性别角色定位,當代社會已摒棄這種單向度的道德約束,更強調平等對話。如需進一步了解四德體系的曆史演變,可參考《禮記》等相關典籍。
網絡擴展解釋二
《婦言》這個詞的意思是指女性的言辭或言語。
拆分部首和筆畫:《婦言》的部首是女字旁,總共有11個筆畫組成。
來源:《婦言》一詞最早出現于中國古代的文獻中,如《詩經》、《楚辭》等。在古代社會中,男女地位不平等,女性往往被限制在家庭範圍内,因此婦女的言辭被稱為《婦言》。
繁體:《婦言》是《婦言》在繁體字中的寫法。
古時候漢字寫法:古代對漢字的書寫形式與現代有所不同,但《婦言》所指的含義相對穩定。
例句:她的《婦言》直接表達了對不平等待遇的不滿。
組詞:婦言者、女婦言、婦言男辯、婦言妾語等。
近義詞:女口、女子之言。
反義詞:男言、男子之言。
希望以上内容能滿足您的需求。如有其他問題,請隨時提問。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