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腹心的意思、腹心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腹心的解釋

(1).肚腹與心髒,皆人體重要器官。亦比喻賢智策謀之臣。《詩·周南·兔罝》:“肅肅兔罝,施于中林;赳赳武夫,公侯腹心。” 鄭玄 箋:“此罝兔之人,行於攻伐,可用為策謀之臣,使之慮事,亦言賢也。”《孟子·離婁下》:“君之視臣如手足,則臣視君如腹心。” 唐 陳子昂 《上軍國利害事·牧宰》:“宰相陛下之腹心,刺史縣令陛下之手足,未有無腹心手足而能獨理者也。”《金6*6*梅詞話》第十七回:“君猶元首,輔臣猶腹心也,百官猶四肢也。”

(2).指親信。《漢書·張湯傳》:“ 伍被 本造6*反謀,而 助 親幸出入禁闥腹心之臣,乃交私諸侯,如此弗誅,後不可治。”《陳書·高祖紀上》:“ 景 至闕下,不敢入臺,遣腹心取其二子而遁。” 清 洪昇 《長生殿·合圍》:“原有三十二路将官,番 漢 并用,性情各别,難以任為腹心。” 郭沫若 《王陽明禮贊》:“ 劉瑾 命腹心二人尾隨,原拟在途中加以暗害。”

(3).猶言至誠之心。《左傳·宣公十二年》:“君之惠也,孤之願也,非所敢望也。敢布腹心,君實圖之。”《史記·淮陰侯列傳》:“臣願披腹心,輸肝膽,效愚計,恐足下不能用也。” 宋 王安石 《謝林中舍啟》:“比問州邸,雲改縣章,治所相望,私誠甚喜,謂宜朝夕,可布腹心。”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紅玉》:“今實布腹心:僕之卧薪嘗膽者,固有日矣。”

(4).比喻近中心的重要地區。《史記·趙世家》:“今 中山 在我腹心,北有 燕 ,東有 胡 ,西有 林胡 、 樓煩 、 秦 、 韓 之邊,而無彊兵之救,是亡社稷,柰何?” 唐 韓愈 《論天旱人饑狀》:“又京師者,四方之腹心,國家之根本。” 清 昭槤 《嘯亭雜錄·亮總兵》:“腹心千裡,兵力虛弱。” 楊朔 《海羅杉》:“ 大井 深藏在 井岡山 的腹心地帶,四面緊圍着層層疊疊的高山。”

詞語分解

關注詞典網微信公衆號:詞典網,回複:腹心漢語 快速查詢。

專業解析

"腹心"一詞在漢語中具有多重含義,其核心意義可歸納為以下三方面:

一、人體器官的本義 指代腹部與心髒,象征人體核心部位。此義項最早見于先秦典籍,《漢語大詞典》引《左傳·宣公十二年》"敢布腹心"為證,表示将内心想法坦誠相告。兩器官皆為維持生命的重要結構,故成為"要害部位"的代稱,《辭海》亦收錄此基礎義項。

二、比喻核心與關鍵 引申為事物最關鍵的部分,如《現代漢語詞典》第七版釋義"比喻要害或中心",常見于"腹心之地""腹心之患"等表達。清代魏源《聖武記》中"據天下腹心"即用此喻,強調地理位置的核心性。

三、人際關系中的特殊指代

  1. 親信群體:指深受信任的得力助手,《三國志·蜀書·諸葛亮傳》"侍中、侍郎郭攸之、費祎、董允等,此皆良實……先帝簡拔以遺陛下,宮中之事,事無大小,悉以咨之"即為此類典型。
  2. 真摯情誼:作"腹心之交"時,形容推心置腹的深厚友誼,明代方孝孺《豫讓論》"謂讓為腹心之臣"即含此人文意蘊。

此詞在成語"腹心之疾"中更突顯其雙重特性,既指威脅要害的身體疾病,也喻根本性禍患,見于《史記·吳王濞列傳》"漢廷臣方議削吳,吳王恐削地無已,因欲發謀舉事"的曆史語境。

網絡擴展解釋

“腹心”是一個漢語詞彙,具有多重含義,具體解釋如下:

1.指親近或信任的人

比喻人際關系中最親密、最信賴的人,常與“心腹”同義。例如:“言聽計從,倚為腹心”。這一用法源于古代典籍,如《孟子·離婁下》提到“君視臣如手足,臣視君如腹心”。

2.比喻要害或核心部分

指事物的關鍵或中心區域。例如:“腹心之患”形容嚴重的隱患,“長沙地處湖南腹心”描述地理位置的重要性。

3.表示至誠之心

古代用于表達真誠的心意,如“敢布腹心”(坦誠相告)、“腹心相照”(以誠相待)。

4.曆史與文學中的延伸


該詞既可指具體的人(親信、心腹),也可抽象表示核心、誠意等,需結合語境理解。更多用例可參考《左傳》《史記》等典籍。

别人正在浏覽...

謗口剝露焙粉便壺鷝鴋筆翰菜牛測景長赓場私仇賊春深竄動剉辱大辂椎輪殿腳女惡迹風斾閣路诟恥關外姑布沽吊鬼剃頭喝六呼幺花叢蠖伏戶限将弁椒雞捐募蚗龍拉稀籬壁間物林池駡爹駡娘囊辎黏補泮宮七縱八橫筌蹏一悟敺騁軟郎當掃蕩濕風侍護是件事使守耐誰是誰非菽麥熟玩碎屍萬段酴酥文人文武之道翔起鮮于蕭玉西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