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信的意思、符信的詳細解釋
符信的解釋
(1).符節印章等信物的統稱。 漢 班固 《白6*虎通·瑞贽》:“ 舜 始即位,見四方諸侯合符信。”《後漢書·袁安傳》:“ 安 乃劾 景 擅發邊兵,驚惑吏人,二千石不待符信而輒承 景 檄,當伏誅。” 宋 蘇轼 《關隴遊民私鑄錢與江淮漕卒為盜之由策》:“今 秦 蜀 之中,又裂紙以為币,符信一加,化土芥以為金玉,奈何其使民不奔而效之也?”
(2).憑據。《史記·外戚世家》:“ 少君 年四五歲時,家貧,為人所略賣。其家不知其處,傳十餘家……從其家之 長安 。聞 竇皇後 新立,家在 觀津 ,姓 竇 氏。 廣國 去時雖小,識其縣名及姓,又嘗與其姊採桑堕。用為符信,上書自陳。” 郭希仁 《從戎紀略》:“ 勿幕 又貽餘‘墨俠’二字草章,以為符信。”
詞語分解
- 符的解釋 符 ú 古代朝廷傳達命令或征調兵将用的憑證:虎符。符信。符節。 代表事物的标記、記號:符號。音符。 相合:符合。言行相符。 道士畫的驅使鬼神的圖形或線條:符咒。護身符。 古代稱祥瑞的征兆:符瑞。符應(宯 )(指天降“符瑞”,與人事相應)。 姓。 筆畫數:; 部首:竹; 筆順編號:
- 信的解釋 信 ì 誠實,不欺騙:信用。信守。信物。信貨。信誓旦旦。 不懷疑,認為可靠:信任。信托。信心。信念。 崇奉:信仰。信徒。 消息:信息。杳無音信。 函件:信件。信箋。信鴿。信訪。 隨便,放任:信手(隨手)。信步(隨意走動,散步)。信筆。信意。 同“芯”。 姓。 疑 信 ē 古同“伸”,舒展開。 古同“伸”,表白。 疑 筆畫數:; 部首:亻; 筆順編號:
關注詞典網微信公衆號:詞典網,回複:符信漢語 快速查詢。
網絡擴展解釋
“符信”是古代用于驗證身份或傳達命令的憑證,其含義可從以下角度解析:
一、基本定義
-
信物統稱
指符節、印章等具有官方效力的物品,常用于驗證身份或執行命令。例如漢代虎符、竹使符,需兩半相合才可調兵。
-
憑據功能
作為通行或執行任務的證明,如《史記》記載窦少君通過采桑堕地的細節作為認親的“符信”。
二、詞源解析
- 字形構成
“符”從竹部,本義為竹制信物,後擴展為各類憑證,如虎符、符文;“信”強調信用屬性,二者結合體現權威性與可信度。
- 曆史演變
早期用圭璋作信物,後以竹木、金屬符節替代,如《周禮》記載“門關用符節”。
三、應用場景
- 軍事調遣
如虎符需兩半吻合方可發兵,防止擅自行動。
- 行政文書
官府公文加蓋符信印章以表合法性,宋代甚至出現“裂紙為币”加蓋符信的現象。
四、總結
符信是古代社會維系權力運行的核心工具,兼具防僞與授權功能,其形式從實物憑證擴展到文書印章,反映了古代行政與通信制度的發展。如需更詳細例證,可參考《白虎通》《後漢書》等典籍記載。
網絡擴展解釋二
《符信》一詞是指"符合信任"的意思。它由兩個部首組成。其中,"符"部首是漢字的一個基本部首,意味着"符合"、"印章"等。"信"部首則代表信任、相信等含義。根據這些部首,我們可以知道《符信》這個詞是表示滿足信任的意思。
其拆分部首和筆畫如下:
- "符"部首的筆畫數為四畫。
- "信"部首由人字旁和言字旁組成,共有五畫。
《符信》這個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漢字在古代有不同的寫法,而《符信》在古代漢字的寫法中将"符"寫作"籙","信"寫作"信"。這種古代寫法也顯示了"符合信任"的含義。
在繁體中,"符"被寫作"籙","信"保持不變。
以下是關于《符信》的例句:
1. 他的行為和言行都完全符信他的諾言。
2. 目前的情況符信我們的預期。
一些相關的組詞包括:符合、完全符和信任。這些詞與《符信》有着相似的含義或相關的概念。
近義詞可以是:相符、一緻。它們與《符信》在意思上有一定的相似性。
反義詞可以是:不符、不信任。它們與《符信》有着相反的含義。
希望這些回答對你有所幫助!如果你還有其他問題,我很樂意繼續回答。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