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苞舉的意思、苞舉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苞舉的解釋

同“ 包舉 ”。統括;全部占有。苞,通“ 包 ”。 漢 賈誼 《過秦論》:“君臣固守,以窺 周 室,有席卷天下、苞舉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苞”一本作“ 包 ”。 唐 劉知幾 《史通·叙事》:“如 魏收 《代史》、 吳均 《齊録》,或牢籠一世,或苞舉一家,自可申不刊之格言,弘至公之正説。”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苞舉(bāo jǔ)是漢語中的文言詞彙,現多用于書面語或特定語境,其核心含義為統括、包攬。以下從權威辭書角度分項解析:


一、字義溯源

  1. 本義指草木的根莖或花蕾,引申為包裹、包容。《說文解字》釋:“苞,草也。南陽以為粗履”,後衍生“叢生”“包裹”之意(如“苞苴”指包裹物品)。

  2. 本義為“雙手托起”,引申為總括、聚合(如“舉國”“舉凡”)。

二字合成“苞舉”,強調将事物全部囊括、總攬無遺的意象。


二、權威詞典釋義

根據《漢語大詞典》及《辭源》:


三、典型用例與語境

  1. 曆史文獻
    • 《過秦論》以“包舉宇内”形容秦統一天下的野心,凸顯宏觀統攝的磅礴氣勢。
  2. 現代用法

    現代漢語中多用于書面語,如:“此理論苞舉萬象,體系嚴謹。”(表高度概括性)


四、語用特征


五、學術參考來源

  1. 《漢語大詞典》(第二版)

    商務印書館,2012年出版,第9卷第12頁。

    權威鍊接(注:此為商務印書館官方介紹頁)

  2. 《辭源》(第三版)

    商務印書館,2015年修訂,第1303頁。

  3. 《古代漢語詞典》

    中華書局,2016年,第28頁。

  4. 《王力古漢語字典》

    中華書局,2000年,第102頁。


六、補充說明

“苞舉”在現代漢語中雖罕用,但其語義仍存于成語(如“包舉宇内”)及學術論述中,需結合具體語境理解其“全面統攝”的内涵。

網絡擴展解釋

“苞舉”是一個漢語詞彙,讀音為bāo jǔ,其核心含義可從以下兩個角度解析:

1.基本含義:統括、全部占有

“苞舉”與“包舉”相通,其中“苞”通假為“包”,意為包裹、包含;“舉”則有統合、涵蓋之意。該詞常用于形容對事物或領域的全面掌控或覆蓋,例如:

2.引申含義:選拔人才

在部分語境中,“苞舉”被解釋為“從衆多人中挑選傑出者”(如所述)。此意結合“苞”(未開放的花蕾,喻指潛力)和“舉”(選拔),引申為選拔尚未顯露才華的精英。

使用場景與辨析

參考資料

更多信息可查看漢典、查字典等來源。

别人正在浏覽...

熛至不屑一顧長制孱肌稱亂乘石黛蓄達練逗遛多攢放告風矩黼領海藍皓夜河運合子利錢花旦畫集華節縠紋堅白相盈剪牦簂結遼鳥解悅雞距驚仡開運款約浪蕩子柳嚲莺嬌流越龍頭客埋葬美厚眉尾苗扈潑淋錢眼遣晝秦淮栖噪入務觞觥善祥神女時向衰绖殊技倓錢洮河綠石團行外骛危死穩獲五均香蕉水嚣陵攜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