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藉的意思、耕藉的詳細解釋
耕藉的解釋
亦作“ 耕籍 ”。亦作“ 耕耤 ”。古時每年春耕前,天子、諸侯舉行儀式,親耕藉田,種植供祭祀用的谷物,并以示勸農。曆代皆有此制,稱為耕藉禮或籍田禮。據《禮記·月令》,其禮為天子三推,三公五推,卿、諸侯九推。至 清 末始廢。《禮記·祭義》:“耕藉,所以教諸侯之養也。”《宋書·禮志一》:“ 晉 武帝 末,有司奏:‘古諸侯耕籍百畝,躬秉耒耜,以奉社稷宗廟,以勸率農功。今諸侯治國,宜修耕籍之義。’”《舊唐書·禮儀志四》:“ 玄宗 欲重勸耕藉,遂進耕五十餘步,盡壠乃止。”《清史稿·禮志二》:“ 乾隆 三年,帝初行耕耤禮,先期六日,幸 豐澤園 演耕,屆日饗先農,行四推。”
詞語分解
- 耕的解釋 耕 ē 用犁把土翻松:耕種(恘 )。耕作。耕耘(耕地和除草,亦泛指勞動,如“着意耕耕,自有收獲”)。筆耕(喻寫文章)。舌耕(喻教書)。 筆畫數:; 部首:耒; 筆順編號:
- 藉的解釋 藉 è 墊在下面的東西。 襯墊:枕藉。 同“借”③④。 撫慰:慰藉。 含蓄:蘊藉。 假設,假使:“公等遇雨,皆已失期,失期當斬。藉第令毋斬,而戍死者固十六七”。 藉 í 踐踏,淩辱:“人皆藉吾弟”。
網絡擴展解釋
“耕藉”是一個具有曆史和文化内涵的詞彙,其含義可從以下三個方面詳細解析:
一、基本含義
“耕藉”原指農民耕種和整理田地,後引申為教育、培育人才的工作。其中:
- 耕:本義為翻土播種,象征勤勉勞作;
- 藉:本義為整理土地,後衍生出培育、教育之意。
二、曆史背景與儀式
在古代,“耕藉”特指天子或諸侯舉行的勸農禮儀:
- 時間與目的:每年春耕前,統治者親耕“藉田”,種植祭祀用谷物,以示重視農業。
- 儀式流程:據《禮記·月令》記載,不同身份者推行次數不同:
- 曆史沿革:此禮制從周代延續至清末,稱為“耕藉禮”或“籍田禮”。
三、其他說明
- 異體寫法:亦作“耕籍”“耕耤”,三者含義相同。
- 文化意義:通過象征性勞動,既強化農業基礎地位,也體現統治者“以民為本”的治國理念。
若需進一步了解具體朝代禮制差異,可查閱《禮記》《宋書·禮志》等文獻。
網絡擴展解釋二
《耕藉》是一個古漢字詞,它的意思是指農民耕種和犁田。它由兩個部首組成,《耕》部意味着耕種,它的部首是“艹”表示植物,《田》部意味着田地,它的部首是“田”。《耕》部的筆畫數為9畫,《田》部的筆畫數為5畫。
這個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農耕社會。在古代,人們靠農耕來種植莊稼以維持生計,而實施農耕的過程就是耕藉。
在繁體字中,《耕藉》的字形保持不變,仍然由《耕》和《藉》兩個部分組成。
在古時候的漢字寫法中,《耕》的形狀略有不同,字的上部分是一個“田”字,下部分是兩個“艹”字。而《藉》則是由左邊的“艹”字和右邊的“十”字組成。
對于《耕藉》這個詞的例句,可以舉一個簡單的例子:“農民們每年春天都要進行耕藉,為種植莊稼做準備。”
除了《耕藉》這個詞外,還可以組成其他相關的詞彙。比如,《耕田》表示農民進行耕種的行為,《耕犁》表示用犁具進行耕種,《藉以》表示借助某種手段實現某個目的。
與《耕藉》意思相近的詞有《農耕》、《田犁》等,它們都表示農民進行農耕的意思。而與之相反的詞彙,如《放荒》、《休耕》則表示停止耕種、荒廢土地的意思。
希望以上回答能夠滿足你的需求!如果有任何其他問題,歡迎繼續提問。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