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撥的意思、根撥的詳細解釋
根撥的解釋
花木的根株。 宋 蘇轼 《謝關景仁送紅梅栽》詩:“珍重多情 關令尹 ,直和根撥送春來。” 宋 呂本中 《童蒙訓》卷上:“ 洛 人以見根撥而知花之高下者,知花之上也;見枝葉而知高下者,知花之次也。”
詞語分解
- 根的解釋 根 ē 高等植物莖幹下部長在土裡的部分:根植。根莖。根瘤。根毛。根雕。須根。塊根。紮根。葉落歸根。 物體的基部和其他東西連着的部分:根底。根基。牆根兒。 事物的本源:根源。根由。根本。知根知底。 徹底
- 撥的解釋 撥 (撥) ō 用手指或棍棒等推動或挑動:撥動。把鐘撥準了。撥冗(推開繁忙的事物,抽出時間)。撥雲見日。 分給:撥發。撥款。撥付。 治理:撥亂反正。 掉轉:撥轉馬頭。 量詞,用于成批的,分組的:分成兩
網絡擴展解釋
“根撥”是一個漢語詞彙,其核心含義為花木的根株,具體解釋如下:
基本釋義
- 詞義:指植物的根部或根株,強調植物在地下生長的部分。例如宋代文人蘇轼在詩中提到“直和根撥送春來”,即通過根株傳遞春意()。
出處與用法
-
古典文獻引用:
- 蘇轼《謝關景仁送紅梅栽》詩:“珍重多情關令尹,直和根撥送春來。”此句以“根撥”代指梅花的根系,表達對友人贈花的珍視()。
- 呂本中《童蒙訓》提到:“洛人以見根撥而知花之高下”,通過觀察根株判斷花卉品質,體現古代對植物根系的重視()。
-
現代用法:
- 現代漢語中較少單獨使用,多出現在古典文學賞析或特定語境中,例如描述植物移栽時“連根撥起”()。
拓展說明
- 構詞解析:“根”指植物的地下部分,“撥”在古漢語中有“分開、移動”之意,組合後可能隱含通過根系傳遞生命力或觀察根部狀态的語境()。
- 文化意義:古代文人常以根株比喻事物的根基或本質,如“見根撥而知花之高下”,暗含對事物本質的洞察()。
如需進一步了解古典詩詞中的具體用例,可參考蘇轼、呂本中等宋代文人的作品(來源:、)。
網絡擴展解釋二
根拔(gēn bá)是一個漢語詞彙,含義是将根部拔起或撥開。該詞的部首分别是木和扌,共計5個筆畫。根拔這個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漢字的演變過程中。
根拔在繁體字中的寫法為「根拔」,與簡體字相同。在古代,漢字的寫法存在差異,根拔這個詞的古代漢字寫法可能與現代稍有不同。
以下是根拔這個詞的一些例句:
1. 他用力一拔,把樹根拔了出來。
2. 這個字太小了,用手指根拔開。
根拔的相關詞彙包括組詞、近義詞和反義詞。下面是一些例子:
1. 組詞:根除、拔苗助長、拔宅入室。
2. 近義詞:抽根、拔起。
3. 反義詞:種下、根深蒂固。
以上是關于根拔這個詞的一些簡要解釋。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