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拨的意思、根拨的详细解释
根拨的解释
花木的根株。 宋 苏轼 《谢关景仁送红梅栽》诗:“珍重多情 关令尹 ,直和根拨送春来。” 宋 吕本中 《童蒙训》卷上:“ 洛 人以见根拨而知花之高下者,知花之上也;见枝叶而知高下者,知花之次也。”
词语分解
- 根的解释 根 ē 高等植物茎干下部长在土里的部分:根植。根茎。根瘤。根毛。根雕。须根。块根。扎根。叶落归根。 物体的基部和其他东西连着的部分:根底。根基。墙根儿。 事物的本源:根源。根由。根本。知根知底。 彻底
- 拨的解释 拨 (撥) ō 用手指或棍棒等推动或挑动:拨动。把钟拨准了。拨冗(推开繁忙的事物,抽出时间)。拨云见日。 分给:拨发。拨款。拨付。 治理:拨乱反正。 掉转:拨转马头。 量词,用于成批的,分组的:分成两
网络扩展解释
“根拨”是一个汉语词汇,其核心含义为花木的根株,具体解释如下:
基本释义
- 词义:指植物的根部或根株,强调植物在地下生长的部分。例如宋代文人苏轼在诗中提到“直和根拨送春来”,即通过根株传递春意()。
出处与用法
-
古典文献引用:
- 苏轼《谢关景仁送红梅栽》诗:“珍重多情关令尹,直和根拨送春来。”此句以“根拨”代指梅花的根系,表达对友人赠花的珍视()。
- 吕本中《童蒙训》提到:“洛人以见根拨而知花之高下”,通过观察根株判断花卉品质,体现古代对植物根系的重视()。
-
现代用法:
- 现代汉语中较少单独使用,多出现在古典文学赏析或特定语境中,例如描述植物移栽时“连根拨起”()。
拓展说明
- 构词解析:“根”指植物的地下部分,“拨”在古汉语中有“分开、移动”之意,组合后可能隐含通过根系传递生命力或观察根部状态的语境()。
- 文化意义:古代文人常以根株比喻事物的根基或本质,如“见根拨而知花之高下”,暗含对事物本质的洞察()。
如需进一步了解古典诗词中的具体用例,可参考苏轼、吕本中等宋代文人的作品(来源:、)。
网络扩展解释二
根拔(gēn bá)是一个汉语词汇,含义是将根部拔起或拨开。该词的部首分别是木和扌,共计5个笔画。根拔这个词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汉字的演变过程中。
根拔在繁体字中的写法为「根拔」,与简体字相同。在古代,汉字的写法存在差异,根拔这个词的古代汉字写法可能与现代稍有不同。
以下是根拔这个词的一些例句:
1. 他用力一拔,把树根拔了出来。
2. 这个字太小了,用手指根拔开。
根拔的相关词汇包括组词、近义词和反义词。下面是一些例子:
1. 组词:根除、拔苗助长、拔宅入室。
2. 近义词:抽根、拔起。
3. 反义词:种下、根深蒂固。
以上是关于根拔这个词的一些简要解释。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