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根塵的意思、根塵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根塵的解釋

佛教語。佛家謂眼、耳、鼻、舌、身、意為六根,色、聲、香、味、觸、法為六塵。色之所依而能取境者謂之根;根之所取者,謂之塵。合稱根塵。《楞嚴經》卷五:“根塵同源,縛脫無二。” 唐 王維 《能禅師碑》:“至于定無所入,慧無所依,大身過于十方,本覺超于三世,根塵不滅,非色滅空,行願無成,即凡成聖。” 宋 蘇轼 《次韻定慧長老守欽見寄》之四:“根塵各清浄,心境兩奇絶。” 清 黃宗羲 《澤望黃君圹志》:“深恨釋氏根塵洗滌未浄。”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根塵”是佛教術語,其含義可從以下角度解析:

一、基本概念

指六根與六塵的結合:

兩者關系為:六根是感知的生理基礎,六塵是外界刺激的載體,共同構成感官認知體系。

二、哲學内涵

  1. 認知局限性:佛教認為根塵結合産生虛妄的“識”,導緻執着與煩惱,如《楞嚴經》提到“根塵同源,縛脫無二”。
  2. 修行指向:主張超越根塵束縛,如唐代王維《能禅師碑》中“根塵不滅,非色滅空”的禅修理念。

三、其他解釋

個别資料将其引申為“根本/根源”的比喻(如),但此用法非主流,需結合語境判斷。


若需進一步了解佛教六根、六塵的具體分類或相關經典,可參考《楞嚴經》等文獻。

網絡擴展解釋二

根塵,這個詞的意思是指根本之精神、基礎、根源,或者指血緣、宗法關系。 根塵的拆分部首是"木"和"塵",其中"木"表示樹木,"塵"表示塵土。 根塵的筆畫數為8畫,其中"木"部的3畫,"塵"部的5畫。 根塵這個詞的來源比較古老,可追溯到古代的道教思想。在道家學說中,根塵一詞用來形容人們與自然、天地之間的緊密聯繫,是對人與宇宙間根本連接的诠釋。 在繁體字中,根塵的寫法與簡體字相同。 在古時候,根塵的漢字寫法可能會有所不同,但基本上仍然保持着"木"和"塵"兩個部分。 一些關于根塵的例句: 1. 心懷根塵,保持與自然的和諧。 2. 無論風雨如何,我們都要牢記根塵,堅守自身的忠誠。 一些與根塵相關的組詞: 1. 根深蒂固:形容事物根基非常牢固,不容易動搖。 2. 塵緣:指凡塵的緣分,泛指世俗世界的糾葛和困擾。 一些與根塵相近或反義的詞語: 1. 根由:指事物發生的原因或根源。 2. 世俗:與根塵相反,指世間世俗的事物和思想。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