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猶侵吞。《宋書·臧質傳》:“﹝ 質 ﹞荷恩 彭 泗 ,貪虐以逞,阬戮邊氓,忽若草芥,傾竭倉庾,割沒軍糧。”
(2).猶交割。 明 文秉 《烈皇小識》:“鹽課現經内臣 楊顯明 徹底清查之後,割沒清楚,足見臣之心跡。”
“割沒”是一個漢語詞彙,主要包含兩種含義,具體解釋如下:
指通過不正當手段占有財物或資源。該用法在曆史文獻中較為常見,例如《宋書·臧質傳》提到“割沒軍糧”,即指私吞軍糧的行為。這一含義強調對公共或他人財産的非法侵占。
指事務或權力的交接、處理。如明代文秉《烈皇小識》中“割沒清楚”,即表示将事務清算并完成交接。此用法多用于行政或財務場景,強調流程的完整性。
《割沒》是一個成語,意為割掉了,沒有了。表示将某物徹底割除或消失。
《割沒》的拆分是:割(刀)沒(一)。
其中,“割”的部首是“刀”,總共有10畫;“沒”的部首是“一”,總共有7畫。
《割沒》的來源較為複雜。與古代傳說有關,據說是源自項羽割發代替的故事。
在繁體字中,“割”和“沒”的寫法分别是「割」和「沒」。
在古時候的漢字寫法中,割的寫法為「堇」或「彄」,而沒的寫法為「墨」。
1. 他把草地上的野草都割沒了。
2. 事業失敗後,他的自信心割沒了。
組詞:
- 割草:割掉草地上的雜草。
- 無法割舍:無法抛棄或割斷。
近義詞:
- 割斷:切斷或斷裂。
- 割席斷交:徹底斷絕關系。
反義詞:
- 保留:不割掉、不丢失。
- 保存:保持不變,不消失。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