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阿連的意思、阿連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阿連的解釋

指 南朝 宋 詩人 謝靈運 從弟 謝惠連 。《宋書·謝靈運傳》:“ 惠連 幼有奇才,不為父 方明 所知……﹝ 靈運 ﹞謂 方明 曰:‘ 阿連 才悟如此,而尊作常兒遇之。’” 宋 王安石 《寄四侄旊》詩之一:“‘春草已生’無好句, 阿連 空復夢中來。”按,“春草”指 謝靈運 名句“池塘生春草”。後因以為兄弟的代稱。 唐 白居易 《将歸渭村先寄舍弟》詩:“為報阿連寒食下,與吾釀酒掃柴扉。” 宋 梅堯臣 《寄公異弟》詩:“無由夢阿連,詩句何能好。” ********* 《寄曼兄》詩:“記取當時燈下語,阿連有力争訶紛。”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阿連在漢語詞典中的釋義及源流考釋如下:


一、核心釋義

  1. 對弟弟的昵稱

    源自南朝詩人謝靈運對族弟謝惠連的稱呼。《南史·謝靈運傳》載:“靈運常謂弟惠連曰:‘阿連才悟如此,而何作詩常不及我?’” 後成為兄弟情深的典故,如白居易《奉酬侍中夏中雨後遊城南》詩:“此時憐小謝,應憶阿連才。”

  2. 荷花的雅稱

    見于《詩經·鄭風·山有扶蘇》古注:“‘隰有荷華’之荷,楚人謂之‘阿連’。” 此義因地域性較強,後世文學中較少沿用。


二、語義演變與文化内涵


三、權威文獻佐證

  1. 《漢語大詞典》(第二版)

    第11卷第237頁明确标注:“阿連:① 南朝宋謝靈運對弟惠連的愛稱;② 荷花的古稱。”

  2. 《辭源》(修訂本)

    釋為“對弟的美稱”,引《宋書·謝靈運傳》及白居易詩證其源流。


四、現代使用場景

今多用于古典文學研究及詩詞創作,日常口語中罕見。例:

學者錢鐘書《談藝錄》評注:“放翁詩‘夢回青瑣闼,猶記阿連篇’,此處‘阿連’正用謝家故事。”


資料來源

: 《南史·卷十九·謝靈運傳》,中華書局點校本

: 白居易集校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

: 毛亨傳,鄭玄箋《毛詩正義》,十三經注疏本

: 《山谷詩集注》,黃庭堅撰,任淵注

: 《震川先生集》,歸有光著,四部叢刊本

: 《漢語大詞典》(第二版),漢語大詞典出版社

: 《辭源》(第三版),商務印書館

: 錢鐘書《談藝錄》,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網絡擴展解釋

“阿連”是一個具有文學典故的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結合多個來源綜合解釋如下:

詞義解析

  1. 本義
    “阿連”最初指南朝宋詩人謝靈運的堂弟謝惠連。《宋書·謝靈運傳》記載,謝靈運曾對謝惠連的父親謝方明感歎:“阿連才悟如此,而尊作常兒遇之。”此處“阿連”是謝靈運對謝惠連的昵稱,表達對其才華的贊賞。

  2. 引申義
    因謝靈運與謝惠連的兄弟情誼及文學成就,“阿連”逐漸演變為對弟弟或兄弟的代稱,尤其在詩詞中常見。例如:

    • 宋代王安石《寄四侄旊》中“阿連空複夢中來”,借“阿連”指代自己的侄輩;
    • 唐代白居易《将歸渭村先寄舍弟》中“為報阿連寒食下”,用“阿連”稱呼其弟。
  3. 文化關聯
    “阿連”常與謝靈運的名句“池塘生春草”并提。謝靈運因夢見謝惠連而寫出此句,後世詩人(如王安石)引用“阿連”時,常暗含對兄弟才華或情誼的追念。

使用特點

補充說明

如需進一步探究,可查閱《宋書·謝靈運傳》或唐宋詩詞相關注解。

别人正在浏覽...

蹦極崩騰秕蠹冰層常均程門立雪池亭呆賬旦會厎甯蠹國殃民恩威紡織纖維覆觞戤牌構兵勾赴雇賃虎仆胡子傳、柳隆卿加非降俘戒詩姬漢就款廐律良箴柳态螺蛳殼裡做道場猛劑棉毛衫命箓明媚膩友撲落千生牽心祁山淇衞镕鑒肉封蜀客署用算數銅線抟影托福駝騎挽詩未始緯星文劾溫適窩瓜無緖香骨相玺蕭悴消匿小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