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阿連的意思、阿連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阿連的解釋

指 南朝 宋 詩人 謝靈運 從弟 謝惠連 。《宋書·謝靈運傳》:“ 惠連 幼有奇才,不為父 方明 所知……﹝ 靈運 ﹞謂 方明 曰:‘ 阿連 才悟如此,而尊作常兒遇之。’” 宋 王安石 《寄四侄旊》詩之一:“‘春草已生’無好句, 阿連 空復夢中來。”按,“春草”指 謝靈運 名句“池塘生春草”。後因以為兄弟的代稱。 唐 白居易 《将歸渭村先寄舍弟》詩:“為報阿連寒食下,與吾釀酒掃柴扉。” 宋 梅堯臣 《寄公異弟》詩:“無由夢阿連,詩句何能好。” ********* 《寄曼兄》詩:“記取當時燈下語,阿連有力争訶紛。”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阿連”是一個具有文學典故的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結合多個來源綜合解釋如下:

詞義解析

  1. 本義
    “阿連”最初指南朝宋詩人謝靈運的堂弟謝惠連。《宋書·謝靈運傳》記載,謝靈運曾對謝惠連的父親謝方明感歎:“阿連才悟如此,而尊作常兒遇之。”此處“阿連”是謝靈運對謝惠連的昵稱,表達對其才華的贊賞。

  2. 引申義
    因謝靈運與謝惠連的兄弟情誼及文學成就,“阿連”逐漸演變為對弟弟或兄弟的代稱,尤其在詩詞中常見。例如:

    • 宋代王安石《寄四侄旊》中“阿連空複夢中來”,借“阿連”指代自己的侄輩;
    • 唐代白居易《将歸渭村先寄舍弟》中“為報阿連寒食下”,用“阿連”稱呼其弟。
  3. 文化關聯
    “阿連”常與謝靈運的名句“池塘生春草”并提。謝靈運因夢見謝惠連而寫出此句,後世詩人(如王安石)引用“阿連”時,常暗含對兄弟才華或情誼的追念。

使用特點

補充說明

如需進一步探究,可查閱《宋書·謝靈運傳》或唐宋詩詞相關注解。

網絡擴展解釋二

阿連

阿連是一個華夏文明中的詞彙,常用于古代漢語中。它的義思包括團結、結合、連續等。

拆分部首和筆畫

阿連這個字由兩個部首組成,左邊是阝(邑),右邊是二(兩點),共六畫。

來源

阿連這個詞的來源非常廣泛,可以在古代文獻中找到它的相關引用。

繁體

阿連在繁體字中的寫法為「阿連」。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阿連這個詞的寫法可能會有所變化,但在典籍中多以現代寫法為主。

例句

1. 志同阿連,共同創造美好的未來。

2. 他們阿連一心,成功完成了這項艱巨的任務。

組詞

組詞:阿膠、連理、結連、連續等。

近義詞

近義詞:聯絡、團結、合并。

反義詞

反義詞:分離、疏散、解散。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