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格奸的意思、格奸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格奸的解釋

至于奸惡。《書·堯典》:“克諧以孝,烝烝乂,不格姦。” 孔 傳:“言能以至孝和諧頑嚚昬傲,使進進以善自治,不至於姦惡。”一說,猶扞格。 劉師培 曰:“格姦二字為雙聲,即扞格二字之倒文也。《禮記·學記》雲:則扞格不勝。注雲:扞格,堅不可入之貌。《釋文》曰:扞格不入也。扞格二字,倒文則為格姦。扞從幹聲,幹格亦一聲之轉。不格姦者,猶言不扞格,言 舜 處家庭之間,無所障塞。即《論語》所謂在家必達也。若解為不至于姦,則失古語形容之旨矣。”見《古書疑義舉例補》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格奸”一詞源自古代文獻,其含義在不同語境和學術觀點中存在差異,以下是綜合解析:

  1. 基本釋義
    該詞最早見于《尚書·堯典》中的“克諧以孝,烝烝乂,不格奸”。根據孔傳的傳統解釋,“格奸”意為“不至于奸惡”,即通過德行感化,使頑劣之人自我約束而不堕入邪惡。

  2. 語源争議
    近代學者劉師培提出不同觀點,認為“格奸”是“扞格”的倒文,形容堅不可入、沒有障礙的狀态。例如《禮記·學記》中“扞格”指難以融入,而“不格奸”可理解為舜在家庭中化解矛盾,使關系無隔閡。

  3. 現代引申
    部分現代詞典(如)将“格奸”解釋為審查并懲處奸邪行為,強調對惡行的調查與治理,可能是基于字面意義“格(審查)+奸(邪惡)”的衍生理解。

  4. 使用場景
    該詞屬古漢語詞彙,現代使用頻率極低,多見于研究古典文獻或曆史語境中。需注意根據上下文區分其具體指向,避免混淆兩種釋義。

建議參考《尚書》原文及曆代注疏(如漢典)以深入理解不同學術流派的解讀差異。

網絡擴展解釋二

格奸(gé jiān)這個詞在漢語中的意思是指一個人或行為極度邪惡、不利于公衆利益、背離道德準則的行為。下面是關于格奸的其他信息和相關内容: 拆分部首和筆畫:格奸由“木”和“欠”兩個部首組成,總共有10個筆畫。 來源:格奸這個詞最早可以追溯到古代漢字的寫法,具體來源可能難以追溯。 繁體:在繁體字中,格奸的寫法保持不變。 古時候漢字寫法:由于格奸的來源較為模糊,古時候的漢字寫法可能存在差異。 例句:他的行為極度格奸,給社會造成了很大的危害。 組詞:格奸行為、反社會格奸、道德格奸。 近義詞:邪惡、不法、罪惡。 反義詞:正直、道德、善良。 希望以上信息能夠滿足你的要求!如果還有其他問題,我會很樂意回答。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