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祿的意思、給祿的詳細解釋
給祿的解釋
給予俸祿。《隋書·炀帝紀上》:“若研精經術,未願進仕者,可依其藝業深淺,門蔭高卑,雖未升朝,并量準給祿。”
詞語分解
- 給的解釋 給 (給) ě 交付,送與:給以。給予。送給。獻給。 把動作或态度加到對方:給他一頓批評。 替,為:給大家幫忙。 被,表示遭受:房子給火燒掉了。 把,将:請你隨手給門送上。 給 (給) ǐ 供應:供
- 祿的解釋 祿 ù 古代官吏的俸給:祿米。祿位(借指官職)。祿蠹(指追求官祿的人)。祿食。俸祿。無功受祿。 福:“兒已薄祿相,幸複得此婦”。 姓。 筆畫數:; 部首:礻; 筆順編號:
網絡擴展解釋
“給祿”是一個古代漢語詞彙,具體含義及使用背景如下:
詞義解釋
- 基本含義:指“給予俸祿”,即朝廷或上級向官員、學者等發放薪俸或職位待遇。其中,“祿”特指古代官吏的俸祿,也引申為福氣、特權(如、9所述)。
曆史背景與出處
- 文獻來源:最早見于《隋書·炀帝紀上》,提到隋炀帝曾下令,對于精研經學但不願入仕的人,可依其才能和家世背景“量準給祿”(根據實際情況發放俸祿)。
- 使用場景:多用于古代朝廷對官員、學者等群體的獎勵或保障制度,強調對人才的尊重與物質支持。
擴展意義
- 在成語中,“給祿”也帶有褒獎、認可的含義,可用于形容現代職場或學術領域中的薪酬發放或榮譽授予(如提及的比喻用法)。
其他補充
- 讀音為gěi lù(“給”此處讀作三聲),部分方言或古音可能略有差異,但現代漢語以标準讀音為準。
若需更深入的文獻考證,可參考《隋書》原文或古代官制研究資料。
網絡擴展解釋二
祿
祿是一個漢字,拼音為lù。它有着多重含義,形容詞的意思是富貴、光榮;名詞的意思有待遇、薪資。
拆分部首和筆畫
祿的部首是示(礻),總筆畫數為13。
來源
祿字最早來源于古字“祿”,字形中間是“示”部,象征祭拜儀式中的神像,旁邊是“錄”部,表示記載。祿原本意味着神靈所給予的福份,後來引申為官員的俸祿。
繁體
繁體字“祿”保留了古時的寫法,在字形上與簡化字“祿”相似,隻是多了一個“示”部的右邊一橫,表示神像的耳朵。
古時候的漢字寫法
在古時候,祿的寫法有些不同。最早的形式為“禮”,後來演變為“祿”。隨着時間推移,字形逐漸演變為現在的樣子。
例句
1. 他一生都享受着富裕與福祿。
2. 作為公司的高級經理,他的祿已經達到了一個很高的水平。
組詞
祿位、俸祿、祿山、祿村、祿口、祿金
近義詞
財富、富貴、富有、財運、豐厚
反義詞
貧窮、不幸、困苦、貧乏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