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包世臣的意思、包世臣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包世臣的解釋

(1775-1855)清代學者、書法家、書學理論家。字慎伯,號倦翁,泾縣(今屬安徽)人。嘉慶舉人。官新喻知縣。講求經世緻用之學,對政治腐敗亦多所抨擊。工書,提倡北碑,著《藝舟雙楫》闡述其觀點。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包世臣(1775-1855),字慎伯,號倦翁、小倦遊閣外史,安徽泾縣人,清代學者、書法家及書學理論家。以下是關于他的詳細解釋:

一、基本信息

二、學術與藝術成就

  1. 書法貢獻
    提倡北碑書法,強調碑學的重要性,著有《藝舟雙楫》,系統闡述書法理論,推動清代書風變革。其書法融合古人筆法,形成獨特“包體”。

  2. 經世緻用之學
    關注社會實際問題,研究領域涵蓋農政、漕運、貨币、軍事等,主張改革以應對政治腐敗。曾提出多項經濟與民生政策建議,如水利、鹽務改良等。

三、曆史評價

四、著作與思想

以上信息綜合自多個權威來源,若需進一步了解其作品或思想細節,可查閱《藝舟雙楫》及相關清代文獻。

網絡擴展解釋二

《包世臣》這個詞是指曆史上的包拯,他是北宋時期的一位著名官員和法學家。下面給出該詞的拆分部首和筆畫、來源、繁體、古時漢字寫法、例句以及組詞、近義詞和反義詞。 拆分部首:包(手)、世(一二三丶)、臣(臣) 筆畫:包(5畫)、世(4畫)、臣(7畫) 來源:《包世臣》是指包拯這個曆史人物的名字。 繁體:沒有繁體字對應于《包世臣》這個詞。 古時漢字寫法:在古代漢字中,《包世臣》的部首和筆畫與現代相同,沒有變化。 例句:《包世臣與狄青》是一部描寫包拯和狄青的曆史小說。 組詞:包拯、包公、包子、世界、臣民等。 近義詞:官員、宰相、大臣、賢士等。 反義詞:反叛者、叛徒、奸臣等。 希望以上回答對您有所幫助!如有其他問題,請隨時提問。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