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窮究古代,通曉當代。謂學富識廣。 明 無名氏 《東籬賞菊》第四折:“賢才抱德隱田園,格古通今衆所傳。今番詔取為官後,保祚皇圖億萬年。”
格古通今(gé gǔ tōng jīn)是一個漢語成語,以下是詳細解釋:
指窮究古代曆史,通曉當代知識,形容人學識淵博、貫通古今。常用于稱頌知識廣博的學者或智者。
如需進一步了解成語的詳細演變或例句,可參考《東籬賞菊》原文或權威詞典(如滬江線上詞典)。
《格古通今》是一個漢語成語,意為“能夠通達古代和現代的知識”。這個成語主要用來形容一個人具備對曆史文化、古代知識以及現代時事都有一定的了解和掌握。
《格古通今》由八個漢字組成,它們的拆分部首分别是“木”、“十”、“田”、“十”、“廣”、“斤”、“一”和“日”。整個成語的總筆畫數為32。
《格古通今》這個成語的來源尚不确切。它的繁體字為「擱古通今」,但它的意思和使用方式與簡體字完全相同。
在古代漢字的寫法中,可以将《格古通今》所包含的漢字按照古代的寫法進行書寫。例如,可以使用古代字體的方式書寫“木”為「木」,“十”為「又」,“田”為「穴」等。
他的學識淵博,真是個格古通今的人。
可以根據《格古通今》中的漢字組成一些相關的詞語,如:“格物緻知”、“通識教育”、“古今中外”等。
- 近義詞:淵博、博學多識、知之甚廣。
- 反義詞:理所當然、一知半解、不學無術。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