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槁磔的意思、槁磔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槁磔的解釋

亦作“槀磔”。謂死亡。磔,肢體分裂。 明 馮夢龍 《智囊補·兵智·凱口囤》:“惟是據其要害,斷其芻粟之塗,重營密栅,勤其間覘,嚴壁而居,勿與角利。使彼進無所乘,退無所逸,遠不過一月,而羸疲之屍,槀磔麾下矣。”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槁磔的詳細釋義(漢語詞典角度)

“槁磔”是一個極為罕見的古漢語複合詞,現代漢語詞典中通常未收錄。其含義需從構成該詞的兩個單字的本義及古籍中的零星用例進行綜合推斷:

  1. 基本釋義:

    • 槁 (gǎo): 本義指草木枯幹。《說文解字》:“槁,木枯也。”引申為幹枯、枯瘦、憔悴。
    • 磔 (zhé): 本義是古代祭祀時分裂牲畜肢體的一種方式,也指一種分裂肢體的酷刑(車裂)。《說文解字》:“磔,辜也。”段玉裁注:“凡言磔者,開也,張也,刳其胸腹而張之,令其幹枯不收。”引申為張開、分裂、斬殺。在漢字書寫中,“磔”也指捺筆的一種寫法,即向右下方斜出的筆法。,
    • 合義推斷: 結合“槁”的“幹枯”義和“磔”的“分裂”、“張開使幹枯”義,“槁磔”一詞的核心含義可理解為(因分裂、張開而呈現的)幹枯、僵硬、無生氣的狀态。常用于形容草木枯死、枝葉幹裂散開的樣子,或引申形容人或事物失去生機活力、僵直破敗的狀态。
  2. 古籍佐證與用法:

    • 雖然“槁磔”作為固定詞條在通行詞典中罕見,但其構成字義及類似描述可見于古籍:
      • 形容草木枯槁散裂: 如《莊子》中常用“槁木”、“槁骸”形容枯木、枯骨,體現“槁”的幹枯義。“磔”用于描述草木形态,如宋代梅堯臣詩中“磔毛各噤瘁”描述草木凋零(“磔”在此有裂開、散亂意)。将二字結合,最自然的理解便是草木幹枯後枝葉分裂、散亂僵直的狀态。 (參考《莊子》意象及古人詩文中對“磔”的用法)
      • 引申形容人或精神狀态: 由草木的幹枯僵死,可引申形容人的形體枯瘦、精神萎靡或行為僵硬無生氣。如“形如槁木,心如死灰”(《莊子·齊物論》),“槁”即形容幹枯無生氣。加入“磔”字,更強調一種因僵直、分裂而顯得破敗不堪的狀态。
  3. 現代使用與

    • “槁磔”在現代漢語中幾乎不再使用,屬于生僻的古語詞。
    • 其核心意象是幹枯 + 分裂/僵直,常用于文學性的描述,營造一種衰敗、荒涼、毫無生機的意境。
    • 理解該詞的關鍵在于把握“槁”的“枯幹”本義和“磔”的“分裂/張開”本義及其在古代文獻(尤其是描述祭祀、刑罰或自然凋零)中的用法。

來源參考:

網絡擴展解釋

“槁磔”是一個較為生僻的漢語詞彙,其含義在不同語境中存在差異,需結合曆史文獻和權威解釋綜合分析:

1.基本含義

2.詳細釋義

3.其他解釋争議

部分非權威來源(如)提到“槁磔”有“堅韌不拔”的比喻義,認為其描述人在困境中不屈的精神。但這一用法缺乏廣泛文獻支持,可能為現代誤讀或引申。

4.使用建議

如需進一步考證,可查閱《漢語大詞典》或《智囊補》原文。

别人正在浏覽...

白衣仙人扳高辯哥裁谏車路儲皇誕彌道銜打千點拍錠子金鵝掌風瘋瘋勢勢風瓢風生爐根狀莖共需诟唧狗咬耗子劃線彙粹禁不得禁府荊牧金镒金缯擊壤鼓腹久經世故懇懇勤勤寬平斂手領牲鳴鳳條奈久囊齎暖熱疲苶聘期人樣鰕胊森敞傷毀什麼意思沈委侍衛食飲刷剔樹串兒順步四出文錢縮衣節食掏腰包替古人擔憂同直魋顔王賓亡戟得矛忘年之交烏拉圭先務諧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