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告劄的意思、告劄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告劄的解釋

即告身。 宋 李綱 《與呂安老提刑書》:“空名告劄,昨 荊 廣 宣司初不曾申請降到,惟有 韓京 繳到數道。”《警世通言·皂角林大王假形》:“大尹再三不決,猛省思量:‘有告劄文憑是真的。’”參見“ 告身 ”。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告劄”是一個曆史詞彙,主要含義如下:

一、核心定義

指古代官方頒發的任職憑證或身份證明文件,相當于現代的委任狀或資格證書。該詞常見于宋代文獻,與唐代的“告身”功能相似。

二、曆史背景

  1. 功能演變
    唐代稱為“告身”,宋代改稱“告劄”,用于證明官員身份或授予官職。如《警世通言》記載官府通過查驗告劄文憑判斷身份真僞。

  2. 使用場景
    南宋李綱在書信中提到“空名告劄”,指未填寫姓名的空白委任狀,說明其具有官方授權的特殊性質。

三、文獻例證

四、延伸說明

部分現代解釋(如)将其理解為“通過書信通知”,屬于引申義,但曆史文獻中主要指官方憑證。需注意結合具體語境區分詞義。

告劄是宋代重要的行政文書,主要用于官職任命和身份認證,具有法律效力。研究時可參考《宋史》《警世通言》等文獻中的用例。

網絡擴展解釋二

告劄這個詞來源的意思

意思

告劄(gào zhá)是一個漢語詞彙,意為書信、信件或通知。它通常指的是通過書面形式傳遞特定信息的文檔。

拆分部首和筆畫

告(㔾)的部首是口,由丨和口組成,總共有7畫。

劄(㤅)的部首是木,由木和業組成,總共有5畫。

來源

告劄一詞最早出現在古代的文學作品和曆史記錄中。在古代,人們使用紙張來書寫和傳遞信息。告劄作為一種傳統的方式,被廣泛使用于商業、政治、家庭和社會等各個領域。

繁體

在繁體漢字中,告劄的寫法為「告箚」。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時候的漢字寫法中,告劄的寫法可能略有不同。根據古代文獻和碑銘的記載,一些漢字的構造和筆畫順序可能有所變化。

例句

1. 我收到了一封告劄,上面寫着會議的時間和地點。

2. 請把這封告劄傳給王先生。

3. 郵遞員送來了一堆告劄,都是關于活動報名的。

組詞、近義詞、反義詞

組詞:告信、告詞、通告

近義詞:信函、信件、書信

反義詞:回信、答複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