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告語的意思、告語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告語的解釋

[let others know;inform;tell] 告訴,訴說

奔走告語

告語同齡人

詳細解釋

(1).告訴;述說。《史記·滑稽列傳》:“至為 河伯 娶婦時……幸來告語之,吾亦往送女。” 宋 曾慥 《高齋漫錄》:“ 元祐 初, 溫公 拜相,更易 熙豐 政事。 荊公 在 鐘山 ,親舊恐傷其意,不敢告語。” 魯迅 《呐喊·自序》:“創始時候既已背時,失敗時候當然無可告語。”

(2).文體類别名。 馬其昶 《<古文辭類纂>标注序》:“ 曾文正公 更約為三門十一類,曰論著,曰告語,曰記載。”按,《經史百家雜鈔》于“告語”門下,分诏令(上告下者)、奏議(下告上者)、書牍(同輩相告者)、哀祭(人告于鬼神者)四類。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告語”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可以從字源和用法兩個層面進行解釋:

  1. 字義拆解與合成:

    • 告 (gào): 本義為報告、告知。《說文解字》釋為:“告,牛觸人,角箸橫木,所以告人也。” 其甲骨文字形像牛觸人,牛角上縛有橫木,用以警示人,引申為告訴、報告、請求等義。
    • 語 (yǔ): 本義為談論、說話。《說文解字》釋為:“語,論也。” 指用言語表達意思,進行交談。
    • 合成義: “告語”由“告”和“語”兩個表示言語行為的動詞性語素并列組合而成,其核心含義就是告訴、告知,即把信息、情況或想法說給别人聽。
  2. 詞彙含義與用法:

    • 基本義:告訴;告知。 這是“告語”最核心和最常用的意思。它強調将信息傳達給他人這一行為本身。
      • 例如:“他把事情的經過詳細地告語了大家。”
    • 引申/語境義: 有時可以指所告知的話語或内容本身。
      • 例如:“他的告語充滿了關切之情。”(這裡指他說的話、告知的内容)。
    • 語體色彩: “告語”在現代漢語中屬于書面語詞彙,帶有一定的正式或文雅色彩。在日常口語中,更常用“告訴”、“告知”、“說”等詞替代。它常出現在文學作品、曆史叙述或較為正式的語境中。
    • 搭配: 常與表示對象的名詞或代詞搭配,如“告語某人”、“互相告語”。

“告語”是一個書面語詞彙,核心意思是告訴、告知,指将信息、情況或想法傳達給他人。它由表示“報告”的“告”和表示“談論”的“語”并列構成,強調了言語傳達信息的行為。在現代漢語中,其使用頻率低于“告訴”等詞,多用于書面或較正式的場合。

引用參考(權威辭書釋義):

網絡擴展解釋

“告語”是一個漢語詞彙,具有以下兩層主要含義:

一、動詞含義:告訴、述說

  1. 基本釋義
    指通過語言傳達信息,向他人告知或訴說某事。例如《史記·滑稽列傳》中記載:“幸來告語之,吾亦往送女”,此處“告語”即表達告知之意。

  2. 語境應用

    • 古代用法:常見于曆史文獻,如宋代曾慥《高齋漫錄》提到“親舊恐傷其意,不敢告語”。
    • 現代延伸:可指廣義的溝通行為,如廣告語中的“雙關使語言更具鼓動性”。

二、文體類别名

  1. 分類依據
    清代曾文正公(曾國藩)在《經史百家雜鈔》中将“告語”列為文體類别,涵蓋四類:
    • 诏令(上對下):如帝王發布的命令;
    • 奏議(下對上):如臣子呈遞的奏章;
    • 書牍(同輩間):如書信往來;
    • 哀祭(人告鬼神):如祭文。

補充說明

如需進一步了解具體文獻中的用例,可參考《史記》或《古文辭類纂》标注序等來源。

别人正在浏覽...

背饑荒曹大家層折瞋怒雨蚩蚩觸發垂髻登獻鬥蛙督笞對稱凡爾賽宮吠尨浮麋公第公燕鼓鞞賀禮阖宗鴻彩觳苦昏惘架閣庫積風疾困金象金魚技士疾首嚬蹙鞠弭峻暴匡甯陵聚領職吏胥鹿鹿魚魚論诤馬蜂窩美顔明碼木蕖女戎嘔啞排出情悰青黎窮袴傻裡傻氣蛇蟲霜露之悲庶出水蓋它時踏蹄謄録田狩尾巴文治枭轘笑模滋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