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辭職。《宋書·何尚之傳》:“﹝ 尚之 ﹞緻仕……上又與 江夏王 義恭 詔曰:‘今朝賢無多,且 羊 孟 尚不得告謝, 尚之 任遇有殊,便未宜申許邪。’”
(2).古指官員受職後入朝謝恩,又稱中謝。 宋 沉括 《夢溪補筆談·故事》:“故事,初授從官給諫未衣紫者,告謝日面賜金紫。”《續資治通鑒·宋英宗治平元年》:“辛丑,直祕閣、同知禮院 周孟陽 告謝,諭閤門引對於 延和殿 久之。自是數召見,訪以時事。”
(3).猶請罪。 宋 範仲淹 《讓樞密表》:“以柔遠未至,選将有差之辭,告謝於皇天後土。” 宋 吳淑 《江淮異人錄·錢處士》:“爾天罰将及,可急告謝自責。”
“告謝”是一個較為少見的漢語詞彙,其含義需結合具體語境理解,主要有以下兩種解釋:
告知并緻謝 指正式向他人宣告感謝之意,多用于書面或莊重場合。例如古代臣子向君主謝恩時稱“告謝”,或現代某些儀式中公開表達感謝。
辭别緻歉 在古漢語中可表示“告辭并緻歉”,如《史記·項羽本紀》中“項王至陰陵,迷失道,問一田父,田父绐曰‘左’。左,乃陷大澤中,以故漢追及之。項王乃複引兵而東,至東城,乃有二十八騎。漢騎追者數千人。項王自度不得脫,謂其騎曰:‘吾起兵至今八歲矣……今日固決死,願為諸君快戰,必三勝之,為諸君潰圍,斬将,刈旗,令諸君知天亡我,非戰之罪也。’乃分其騎以為四隊,四向。漢軍圍之數重。項王謂其騎曰:‘吾為公取彼一将。’令四面騎馳下,期山東為三處。于是項王大呼馳下,漢軍皆披靡,遂斬漢一将。是時,赤泉侯為騎将,追項王,項王瞋目而叱之,赤泉侯人馬俱驚,辟易數裡。……乃謂其騎曰:‘何如?’騎皆伏曰:‘如大王言。’于是項王乃欲東渡烏江。烏江亭長檥船待……項王笑曰:‘天之亡我,我何渡為!且籍與江東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無一人還,縱江東父兄憐而王我,我何面目見之?縱彼不言,籍獨不愧于心乎?’……乃自刎而死。”這段中的“告謝”即含有訣别時緻歉的意味。
使用注意:
若您有具體語境需要分析,可以提供更多文本内容以便精準解讀。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