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飨的意思、告飨的詳細解釋
告飨的解釋
祝告、供享。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祝盟》:“若乃禮之祭祀,事止告饗。”《續資治通鑒·宋太宗端拱元年》:“著作局撰告饗宗廟及諸祠祭祝文稱尊號, 唐 惟《開元禮》有之,稽古者以為非禮。”
詞語分解
- 告的解釋 告 à 說給别人,通知:告谕。告知。告誡。告訴。報告。勸告。奔走相告。 向行政司法機關檢舉、控訴:告發。告狀。控告。 表明,請求:告老。告急。自告奮勇。 宣布或表示某種情況出現:告成。告竭(宣布某種東
- 飨的解釋 飨 (饗) ǎ 用酒食招待客人,泛指請人受用:飨會。飨宴。飨客。 祭祀。 同“享”。 筆畫數:; 部首:飠; 筆順編號:
網絡擴展解釋
“告飨”是一個古代漢語詞彙,主要用于祭祀語境中,其含義和用法如下:
基本解釋
- 含義:指在祭祀活動中,通過祝告(向神明禀告)和供享(獻上祭品)完成禮儀。這一行為既是溝通人神的儀式,也包含對神靈的敬奉。
發音與結構
- 拼音:gào xiǎng
- 字形結構:由“告”(禀告)和“飨”(祭獻)組成,兩者均為上下結構和左右結構的漢字,體現了“以言辭告神,以祭品奉神”的雙重意義。
文獻出處
- 南朝《文心雕龍》:
劉勰在《祝盟》篇提到:“若乃禮之祭祀,事止告飨。”說明古代禮儀中,告飨是祭祀的核心環節。
- 宋代《續資治通鑒》:
記載宋太宗時期,著作局撰寫告飨宗廟的祝文需遵循唐代《開元禮》的規範,可見其禮儀的延續性。
曆史與演變
- 古代祭祀功能:主要用于宗廟、山川等祭祀活動,強調通過祝文和祭品達成與神靈的溝通。
- 後世使用:唐代《開元禮》将其制度化,宋代仍沿用,但逐漸成為禮制中的固定程式。
現代意義
- 現代漢語中已極少使用,僅見于古籍或曆史研究,屬于典型的文言詞彙。
如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漢典、滬江詞典等來源。
網絡擴展解釋二
告飨(gào xiǎn)是一個由兩個漢字組成的詞語,表示公告或通知告示的意思。下面介紹該詞的拆分部首和筆畫、來源、繁體、古時候漢字寫法、例句,以及相關詞語。
拆分部首和筆畫:
- “告”字由“口”部作為部首,表示與口有關的事物。它的總筆畫數為七畫。
- “飨”字由“食”部作為部首,表示與食物有關的事物。它的總筆畫數為飛寶樂園官網10畫。
來源:
“告飨”一詞的來源不太确定。根據一些學者的研究,它可能是由古代的告示或通知的形式所演變而來。在現代漢語中,它常用于指示公告或通知的發布。
繁體字:
“告飨”的繁體字為“告饗”。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的寫法與現代有所不同。例如,“告”字在古代常常寫作“告讠”,而“飨”字的古漢字形式為“饗”。
例句:
1. 學校發出的告飨裡提到了明天的校園活動。
2. 博物館門口的告飨上寫着今天的開放時間。
組詞:
與“告飨”相關的組詞有:“告示”、“通告”、“告訴”等。
近義詞:
與“告飨”意義接近的詞語有:“公告”、“通知”、“公示”等。
反義詞:
和“告飨”意義相對的詞語是:“保密”、“隱秘”、“不透露”等。
希望上述信息對你有所幫助!如果有任何其他問題,請隨時提問。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