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甯的意思、告甯的詳細解釋
告甯的解釋
(1).報告動亂已平定。《左傳·昭公二十年》:“ 衛侯 告寧於 齊 。”
(2).古指官吏告假奔喪。甯,謂官吏親喪,歸家服喪。《後漢書·陳忠傳》:“ 光武皇帝 絶告寧之典,貽則萬世,誠不可改。” 李賢 注引《前漢書音義》:“告寧,休謁之名,吉曰告,兇曰寧。”
詞語分解
- 告的解釋 告 à 說給别人,通知:告谕。告知。告誡。告訴。報告。勸告。奔走相告。 向行政司法機關檢舉、控訴:告發。告狀。控告。 表明,請求:告老。告急。自告奮勇。 宣布或表示某種情況出現:告成。告竭(宣布某種東
- 甯的解釋 甯 (寧) í 平安,安定:甯靜。甯谧。息事甯人。 已嫁的女子或在外子女回家省視父母:甯親。歸甯。 守父母之喪,喪假:“前博士弟子父母死,予甯三年”。 中國江蘇省南京市的别稱。 中國甯夏回族自治區的簡
網絡擴展解釋
“告甯”是一個漢語詞語,主要包含以下兩種含義:
-
報告動亂已平定
指向上級或相關方面彙報局勢恢複安定的消息。例如《左傳·昭公二十年》記載:“衛侯告甯于齊”,即衛國國君向齊國通告内亂平息的情況。
-
官吏告假奔喪
古代官員因父母去世需回家服喪時,稱為“告甯”。“甯”(音同“佞”)在此指代居喪。例如《後漢書·陳忠傳》提到,東漢光武帝廢除了官員奔喪的制度,但這一用法在早期文獻中仍有體現。
補充說明:
- 詞源背景:兩種含義分别源于不同的曆史語境,前者與軍政事務相關,後者與古代喪禮制度聯繫密切。
- 使用場景:現代漢語中“告甯”一詞已較少使用,多出現在古籍或曆史研究中。
網絡擴展解釋二
告甯(gào níng)這個詞源于漢語,它通常用來形容某人或某事感到甯靜和安心。下面是對告甯這個詞的一些具體解釋和相關信息:
部首和筆畫:告甯的部首是言,它由10個筆畫構成。
來源:告甯一詞最早出現在古代漢語中,是在形容某人或某事感到安甯和平靜的狀态。
繁體:告甯的繁體字是告寧。
古時候漢字寫法:在古時候,漢字的寫法可能有所不同,但告甯一詞的基本含義和用法并沒有改變。
例句:
1. 當我來到這個山間小屋時,我立刻感到告甯。
2. 坐在河邊,聽着潺潺的水聲,我心裡充滿了告甯。
組詞:告甯沒有常見的組詞。
近義詞:甯靜、安甯、平靜
反義詞:動蕩、不甯、緊張
希望這些信息對你有幫助!如果你還有其他問題,請隨時告訴我。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