诰勑的意思、诰勑的詳細解釋
诰勑的解釋
見“ 誥敕 ”。
詞語分解
- 诰的解釋 诰 (誥) à 古代帝王對臣子的命令:诰命。诰封。 告誡,勉勵:自诰。诰誡。 帝王任命或封贈的文書:诰敕(官吏受封的文書)。 筆畫數:; 部首:讠; 筆順編號:
- 勑的解釋 勑 ì 同“敕”。 筆畫數:; 部首:力; 筆順編號:
網絡擴展解釋
“诰勑”是古代中國君主或皇帝發布的正式命令或诏書,具有法律效力,主要用于傳達重要決策。以下是綜合多來源的詳細解釋:
基本含義
- 定義:指君主或皇帝以書面形式下達的官方命令,内容涉及政治、軍事、經濟等重要事務,具有強制性和權威性。
- 同義詞:與“诰敕”同義,“勑”是“敕”的異體字,二者可通用。
結構與讀音
- 拼音:gào chì(注音:ㄍㄠˋ ㄔˋ),部分文獻可能因方言或曆史差異存在其他注音(如gào xī或gào zhì),但現代通用讀音為chì。
- 字形:左右結構,“诰”指帝王的命令,“勑”同“敕”,意為告誡、命令。
使用場景
- 曆史文獻:常見于古代官方文書,如《資治通鑒》等記載帝王決策的文本。
- 比喻意義:現代可用于比喻權威性極高的指令(如“上級的诰勑不可違抗”)。
補充說明
- 法律效力:诰勑不僅是象征性旨意,更是實際施政的依據,違反者可能受罰。
- 與“诏書”區别:诰勑更側重具體行政指令,而诏書範圍更廣,可能包含禮儀、冊封等内容。
如需進一步了解相關詞語(如“诰命”“敕令”)或曆史案例,可參考古籍或權威曆史研究文獻。
網絡擴展解釋二
诰勑(gào jié)是一個漢字,其意思是指朝廷發布的诏書或谕旨。現在我給你提供一些關于這個詞的相關信息:
拆分部首和筆畫:诰勑由“言”部和“牛”部組成,總共有11個筆畫。
來源:诰勑是由古代的“命勑”演變而來,起初是古代帝王下達重要命令或政治通知的一種方式。
繁體:诰勑在繁體中的寫法為「誥節」。
古時候漢字寫法:古時候的中國人在紙上或竹簡上寫漢字,方式會略有不同。但基本上,古時候的诰勑寫法與現在相似。
例句:國王發表了一篇宣示诰勑,告知國民重要政策的變動。
組詞:诰勑通常作為一個獨立的詞語使用,沒有常見的組詞。
近義詞:敕令、谕旨、命令。
反義詞:遺勑、廢令。
希望這些信息能對你有所幫助!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